五横乡将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与美好乡村建设、集镇整治、民生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和产业等结合,从沿线、沿路、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入手,以改、拆、建以及垃圾清理、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不断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向纵深延伸。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综合利用省补助资金、相关配套资金共投入120余万元重点抓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建成垃圾转运站1座,垃圾收集点5处,配备垃圾转运车1辆,村环卫设施垃圾车 6辆、垃圾桶300余个,各村(社区)按2名保洁员配备,组建了一支保洁队伍,初步建立了“户集中、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从今年4月1日起,五横乡所有村(居)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全面实行了市场化运作,由专业公司统一接管,并率先在全区实行乡村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垃圾做到日清日运。上半年,清运垃圾300吨。
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按照“质上抓提升、面上抓拓展、全乡抓统筹”的工作思路,整乡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上半年,全乡已投入美好乡村建设资金800万元,改造危房80户,粉刷墙面1万平方,绿化6000平方米。抓中心村提效升标。把虎山和杨亭两个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作为重中之重,加上两个市级示范点白林和曰公,在中心村域范围内是质上抓提升,重点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等等,中心村区域环境卫生、农户垃圾是日产日扫日清。抓向村民组深度延伸。今年,五横乡4个美好乡村建设村,另一个重点建设任务就是向中心村周边村民组辐射,扩大覆盖面,目前,有8个村民组都在整治建设中,已拆除破旧房屋、棚屋、脚屋、厕所2000平方米,清理柴堆、草堆、垃圾、杂物360处,改厕改厨改院49户,建设文化墙100米,绘制墙画600平方米;建设文化广场2处,硬化村民组以及村民组内环形道路4公里,目前扩面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抓景区周边环境整治。为抓好“两邓”故居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由10人组成的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以白林村为实施主体,请专家作指导,利用近两个月时间,总投资78万元,完成了进入景区入口220米道路白加黑硬化工程,以及沿线和故居周边农户门前绿化建设,绿化面积1150平米,对村民门前道路进行了硬化,整治当家塘1口,彻底清理农户门前柴堆、杂物,拆除了周边厕所、猪圈、牛栏和围墙,农户家中看养的鸡鸭鹅等统一实行圈养,按照故居建筑风格粉刷周边农户房屋800平方米,建设体现邓石如书画印章风格的云纹隔离文化墙52平米,目前,整个环境已面貌焕然一新。结合集镇治理工程。为加强集镇综合治理,五横乡党委、政府抽调30人专门成立集镇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设立6个小分队,分组分户分工,集中力量整治沿线乱搭乱建、商铺占道经营、广告牌、垃圾乱倒乱放等现象。同时,投资180万元,启动一期集镇综合治理工程,硬化集镇道路两边的辅助车道和人行道1公里;种植绿化面积1200平米;建设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已铺设污水管网800米,雨水管网300米;统一店招牌40块。
结合民生工程。一是抓五虎路升级。五虎环乡路是虎山村众多老百姓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项民心工程,因标准偏低,大部分路段路窄而无法通行公交车,沿线居民外出至少要步行3公里才能到最近的公交车站,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在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已将五虎路拓宽工程列为2014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于6月份动工,全长6公里,总投资5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虎山中心村600米路段的沥青路面,其他路段的局部拓宽、基础建设正在施工,计划年底完工。二是抓沿线当家塘治理。治理全乡公路沿线25座当家塘,重点是清淤加固塘坝,垃圾清理以及环池塘沿线的步道修建工程,目前已清理整治23座。
结合产业发展。鼓励和发动投资商、林业企业、造林大户沿公路两边、高速沿线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产业。通过引进的精品生态苗木、“山水林居”养生等项目打造杨白路沿线。“太古精品苗木庄园”项目在杨白路沿线流转山场、耕地面积约1000亩,一期投资约220万元,完成沿线耕地种植区红豆杉精品苗木建设;宜秀山水林居该项目已流转山场、耕地面积约2000亩,一期投资约200万元,在罗新线公路沿线完成了以及入口的景观节点景观石建设和美化、绿化工作,进入村民组道路以及涉及的水利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另外,区交通局在罗新公路沿线1.5公里,投资约40万园,种植香樟500颗,红叶石楠500颗。再就是抓绿色长廊建设,已成功流转荒地295亩,栽种苗木面积200亩,各村分别由1-2家绿化公司经营。目前,一条长6公里,纵深30-50米,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生态文明景观带已初见雏形。(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