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以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敢为人先谋发展,坚韧务实为民生,全力打造宜秀卫生工作新模式。
便民新服务,实行先看病后付费
宜秀区着眼聚焦和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年5月1日起,该区公立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新型诊疗服务模式,整个行政区域全面实行此新型服务模式这在全省尚属首次。新模式推行4个月来,该区共有500余位参合患者享受到“先看病后付费”的便捷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为了防止恶意欠费现象的发生,该区一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全体医护工作者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使患者看的安心,住的舒心;二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2013、2014两年时间投入400万元,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添置配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机、CR、血细胞计数仪、B超等设备,投入2000万元改善就诊环境;三是加强群众工作能力,以卫生民生工程实施为抓手,通过宣传教育、健康随访、上门服务、预约门诊等方式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惠民新政策,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
2013年12月,宜秀区在全省率先试点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实施大病新农合二次补偿。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该区参合农民住院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在2万元以上,还能再次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仅去年12月份,全区符合大病保险赔付要求的10位参合农民,赔付金额共计8.7万元,最高的一位患者一次性获得赔付4.6万元。
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有效减轻了患病特别是患大病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帮助患病群众及家属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该区通过进一步增强“全民”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新农合政策,广泛参保;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更多群众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民新举措,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
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方便参合农民办理治疗费用的补偿报销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宜秀区新农合管理中心从今年7月份开始推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新农合补偿报销一站式即时结报,由原来的现金发放变为即时结报自动冲免和非即时结报银行汇款的结算方式,即在即时结报医院住院的患者可以直接在住院处减免补偿款;在非即时结报医院住院的患者无需要跑一趟所在乡镇(街道)农合办领取报销资金,只需要在首次送齐申报材料时一并提供一张患者签名的本人的银行账户复印件即可,患者就可以在家安心的等待。区新农合管理中心财务人员在合管中心微机核算完补偿款后,集中将报销资金汇款到患者的银行账户中。
发展新模式,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
2013年12月31日上午,宜秀区—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签约仪式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举行。医疗联合体的正式签约是该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新举措,一次新尝试,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全面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依托三甲医院规范的管理模式、优质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技术水平,加速繁荣该区医疗卫生市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在,该区群众通过区人民医院转院至市一院就诊的可以享受免收门槛费、检查结果互认、康复期下转等优惠政策。区内各级给类医疗机构也在市一院的带教指导下,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坐落在宜秀区的市第一人民医院龙山院区一期10000平方医技综合楼也将于年底开诊营业,最大程度的方便该区群众看病就医。。
安全新制度,优化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
宜秀区现辖2家区直医疗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近30家个体诊所,分布较广,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医疗废弃物都是由各家医疗机构自行进行焚烧处理,环境污染严重,卫生主管部门监管难度较大。从去年7月开展,为了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减少自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避免医疗废弃物外流造成二次污染,该区卫生主管部门通过与安庆发投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多次协商,签订《医疗废弃物处置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印发《宜秀区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区内设两个医疗废物集中暂存点,覆盖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定时将医疗废弃物运送至指定集中暂存点,并做好分类、称重、登记等工作,由安庆发投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收运,每月收运量约1160公斤,在全市首先实现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全覆盖。同时,该区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医疗废弃物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医疗废弃物的非法流出,将严格处罚。该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强了该区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能力,降低了医疗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助推安庆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邵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