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街道:“一事一议”给20852名受益群众送实惠
日期:2014-11-22 20:22:37 来源: 点击:

当家塘清淤扩挖,路边安装路灯,村内新修道路……今年,宜秀区大桥街道8个村(社区)的20852名受益群众享受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带来的实惠,他们的日常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
今年72岁的杨积应在大桥街道红光社区内也足足生活了72年,从解放前的土路到改革开放后的砂石路,再到今年10月刚浇筑完工的水泥路,谈及农村道路的变迁,杨积应感慨颇深。“以前的红光村(当时村还没改社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不下雨时到处尘土飞扬,下雨后进村道路全是稀泥,趟得满脚都是,脏得不得了。”杨积应说,现在有了水泥路,出门鞋子不粘泥了,车子也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村内道路建设给村民带来了福音。
红光社居委主任苏传发告诉记者,杨积应等红光社区里的居民,是“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项目的最直接受益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旨在解决百姓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问题。苏传发说,“今年社区里的‘一事一议’项目就是杨塘居民组道路建设,这条长300米、宽3.5米、厚16厘米的村民道路让杨积应等沿途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11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红光社区,实地考察了这条半个月不到就铺建完成的水泥路。300米的长度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可记者发现,这条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上找不到一个脚印、找不到一条车辙。苏传发说,10月上旬修路的这半个月以来,附近居民都对修路工作做了极大的配合。开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这项工程时,到场的40余名村民代表几乎全都表示强烈同意。苏传发笑着说,大家对这项惠民工程都拍手称赞,有的居民还有“意见”,抱怨说什么时候他家门前的路也能修修。苏传发安慰道,“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事情一件一件办,一年一个大变化,大家迟早都能享受到实惠。”
在大桥街道辖区范围内,同红光社区一样,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给老百姓送去实惠的不仅仅一个,眉山村的新型祭祀广场修建也是一大亮点,这个占地5.6亩,共花费投资40万元的祭祀广场将在不久后发挥效能。
杨民是眉山村党总支部书记,眉山村境内的大龙山、虾子山和把门山都是祭祀活动的“主阵地”,森林防火也是他的日常工作重心之一。对他而言,今年清明节前后村内的祭祀场景仍历历在目。“光清明节那一星期,来我们村内祭祀的人流量至少在10万人以上,上山道路窄,上山后人们也无处停歇,到处堵得水泄不通,不仅给我们的防火工作带来难度,也耽误了人们的祭祀行程。“今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通过村民代表一致同意,我们村向上级申报了在大龙山脚修建祭祀广场的项目,有了这个祭祀广场,祭祀高峰期时的人流量能得到缓解。平时也能作为休闲广场,供村民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红光社区和眉山村的变化,只是“一事一议”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目前,大桥街道辖区内8村社区的“一事一议”项目全部完成,涉及道路建设、当家塘清淤扩挖、路灯安装等多个公益性项目,有效改善了村(社区)的面貌。
对于“一事一议”带来的好处,除了老百姓之外,一些基层干部也深有感触。大桥街道民生办主任刘雪莲就告诉记者,“以前总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可是苦于资金,现在有了‘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加上村民自筹自劳,我们可以同老百姓一道,共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据刘雪莲介绍,今年截止到目前,宜秀区大桥街道已筹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40余万元,共实施惠民项目8个,受益群众达20852人。(程呈 李晶云)
上一篇:11月21日安庆新闻联播刊播我区推行秸秆禁烧保护大气污染
下一篇:两个不减 三个到位 全区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推进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