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游宜秀”之五横篇

日期:2014-12-01 10:13:34   来源:   点击:

编者按:
    我区有着不可多得的山水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为充分发挥该区资源优势,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宜游宜秀”,将发展我区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提升为市级重点战略,将我区真正建设成为“宜游”之地。我们将陆续刊登各地秀美山水和历史文化古迹,让人们从图片和文字当中感受宜秀之美。




 

【春之篇】

花开浪漫风中舞,籽结馨香鼎里烹。
放眼,望见金黄的油菜花田,我知道,这是春天临了。
抖落一冬的萧索,带上初醒仍在悸动的心,或独自,或携友,走到五横的乡野里寻找春的气息。
你看黄萼裳裳,绿树苍苍,那是春的馈赠;你看天蓝碧落,云卷云舒,那是春给的拥抱。只需张开双臂,那轻拂的微风便会带着醉人的芳香与跳动的生命感,轻轻地流过你的指尖、发梢和胸膛。
你驻足流连,美景装饰了你的眼睛;你闭眼倾听,又化成风景点缀了醉美的五横。
五横的春,就是这般,如诗如画。

【夏之篇】

不似春的徐徐缓缓,夏的到来总是浓烈高调。
山林墨绿,阳光金灿,整个五横覆上了浓重的色彩,好像一幅水墨画。
远远地,听见蝉鸟乐此不疲地声声吱叫,似乎在为烈日助威呐喊,又似乎同我们一样,叫嚣着对酷暑的烦躁。
而在五横,有这么一群人,无论环境怎样,总能随遇而安,即便骄阳似火,也能悠然自得。
你看那田埂上,走来一位老乡,着件汗衫,扛个锄头,随意地哼着小调儿,被阳光灼晒的脸微微有些发红,但依旧遮挡不住那眼里的笑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大概就是如此吧。

 


 

【秋之篇】

清冷的空气,飘斜的雨丝,依旧绿星点点的草木,还有那耕田里收获的背影,这是五横秋天的味道。
抬头仰望,山间饱和的墨绿渐渐褪下,变成黄绿相间,风中摇曳,在蓝空白云的映衬下,倒也不觉得那么单调了。
姹紫嫣红的菊花和月季纷开满地,无须争艳,已是这里最亮丽的风景。
周末的闲暇,时有驴友们踏着自行车,成群结队而来,放肆地呼吸着这里最纯净的空气,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所有烦恼似乎都淹没在这龙山风水间。
在五横,还有一处地方,远离喧嚣,宁静雅致,那便是铁砚山房中的书画室,众多的五横农民书画家相聚于此,挥毫弄墨,用诗画传递着他们对秋的寄思。
有人喜秋,有人厌秋。而我却独爱五横的秋,因它既有春的温润,又有秋的爽朗;既有春的娴静,又有秋的多彩;既有春的播种喜悦,又有秋的满载幸福。

 

【冬之篇】

冬天是美的,即便寒冷。五横的冬也是如此,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比起都市,这里的冬好像更彻底一些。满山银白,把五横的天映得透亮,观音寺、源浦寺也在这一片白雪中更加凸显了轮廓,一切都静谧地不可思议,只有远处学校里传来的读书声提醒着你,这里的生活较之平常,并无两样。只是有些东西,更显突出。比如偶尔的声声鸟鸣、黄昏的袅袅炊烟、还有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给这清冷冬日里的五横平添了一丝柔和与暖意。
似是一夜之间,白霜致临。薄薄的霜包裹着刚出土的麦苗,嫩绿的叶子在严寒面前也是机智,静静潜伏于大地,把蓬勃的生机暗藏心底,悄悄孕育,昼夜不息,只待来年展露头角。
春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而冬又是春的开始。

 

邱文静
 

上一篇:大桥街道以“三心、两勤、一个标准”的务实作风做好征迁工作

下一篇:杨桥镇圆满完成农村“社会治安保险”收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