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安徽日报:黄梅故里赤龙飞
日期:2015-06-22 10:49:52 来源: 点击: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6月16日,五月初一,一大早罗岭镇岱赛湖上锣鼓喧天,7000多亩的湖面上,10条龙舟劈波斩浪,头戴黄色头巾,身穿黄色马甲的农家汉子正应着鼓点挥舞木浆。根据当地风俗,端午节前的五月初一、三,当地群众都要送龙舟试水。这是今年端午节的第一次龙舟试水。
罗岭镇是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黄梅戏表演大师严凤英就出生在该镇的黄梅村。这里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拥有悠久的水乡端午习俗。岱赛湖上赛龙舟民俗已有300余年历史,寄托着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也有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最老的一条龙舟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在现场,我们看到最长的一条赤色龙舟,经过多年油漆,龙舟表面闪着明亮的光泽。据介绍,这条龙舟21.8米长,上面有38位水手,加上舵手和鼓手一共有40人。今年,已经70多岁的严松应和邓启明还饶有兴趣地参加划龙舟活动。严松应是严凤英大师的堂弟,身板硬朗,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多。他充满信心地说:“我划了50年的龙舟,是个老把式了,今年要一定要带领大家争个头名。”邓启明介绍:“传统的祭祀活动大致分六个流程:仪式开始,众人侍立、净手、斟酒、焚香、祭读、参拜。现在,在龙舟下水之前,也要举行画龙点睛和龙舟起水仪式,给下水的每艘龙舟逐一开眼点睛,击鼓助威,鸣锣开道,最后是龙舟竞渡。”
罗岭镇宣传委员胡孔天介绍, 如今的龙舟比赛除了保留祈福祭祀传统外,还成为一项全民健身、传承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今年,罗岭镇专门在岱赛湖举办龙舟文化节。期间,当地不仅有传统的赛龙舟比赛,还在岱赛湖畔搭起大舞台表演黄梅戏和当地有名的胡氏龙灯。同时,该镇还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包粽子比赛。记者 胡劲松 通讯员陈秀根
上一篇:重大民生工程引江济淮年内开工 涉及杨桥镇5个村社区
下一篇:品粽尝梅话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