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大桥街道:农民变股民 发展惠民生

日期:2015-09-15 12:31:47   来源:   点击:
(图为神墩家居生活广场)

(图为神墩商业街)

思路一转天地宽
    随着城化市进程的加速推进,芭茅巷抢抓城市扩张机遇,奋力破解 “农”转“非”困局,经原村“两委”研究并经村民同意,将征地补偿款三分之一作为发展启动资金,确立了发挥区位优势、迎接光彩辐射、打响神墩品牌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一线两点”的发展格局,即在沿206国道以东沿线建设神墩商业街,在国道东西两侧分别利用预留土地空间,建设神墩商贸城和神墩创业园。1999年,社区启动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20万元,创造集体经济发展第一桶金。2001年,多方筹资3100万元建成神墩商业街。2008年启动建设总投资2600万元的神墩商贸城一期神墩购物中心项目,每年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0余万元。2010年6月30日,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神墩家居举行盛大开业,项目引进全友、红苹果等国内知名品牌,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彰显。
身份一变收入增
    为确保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保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2010年,社区在街道党委的指导下,按照“资金资产化、资产股份化、居民股民化”的要求,积极筹划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试点工作,即对集体资产部分进行股权量化(将集体产权份额转化为个人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设立了基本股和发展股。基本股是将部分集体资产均等量化到每个原居民名下,每股金额为5000元,年底按不少于20%的比例分红,原居民终身享有受益权。发展股则由原居民根据各自的情况自行购买,按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标准予以分红。2014年度,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 1512万元,居民人均收入14500元,集体资产评估值达3.854亿元,发放居民入股红利 854万元。新的管理体制机制让社区居民有了“恒产”,为其转“非”后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
发展一快群众乐
    近几年来,芭茅巷社区先后组建了神墩经贸公司、神墩家居公司、神墩物业公司、神墩保洁公司,资产总营业面积近113340.85平方米,社区固定资产已达到近4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14000元。丰硕的发展成果给广大居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福祉。2014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的社居委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一站式”服务大厅便民利民惠民,建设“四大中心”服务于民,即:社会救助中心、就业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民文化活动中心。2014年6月,集家庭教育、心理咨询、青少年素质教育、儿童不良行为预防与矫正等为一体的安庆市首家社区家长学校构建了“社区主导、学校主体、家长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在全面落实好政府保障各项政策的同时,芭茅巷还着力抓实社区保障。自199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老有所养”,每年拨付近80万元对本社区老年居民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费;积极为失地居民缴纳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居民参加城镇医保已达2660人,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328人;社区积极实行激励成才政策,对社区内考入本科、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500—4000元奖学金,每年共计8万元。社区坚持每季度研究一次困难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给予200-1000元不等的补助。与此同时,广开就业渠道,通过神墩家居、神墩物业公司、神墩保洁公司,为本地居民及外来人口新增近300个就业岗位。10年来,社区所有退伍军人全部纳入社区就业。
 何伯兵   任莹莹
 

上一篇:区民政局“六个”管理举措 全方面实现“阳光”低保

下一篇:【文明创建在行动】白泽湖乡:大枫集镇整治工程即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