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白泽湖乡:黄梅声声醉乡间

日期:2015-10-03 11:50:31   来源:   点击: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这句话形容当下的安庆再恰当不过。
       黄梅戏艺术节期间,从展演厅的大舞台,到广场上的小戏台,处处飘荡着悠扬悦耳的黄梅曲调。无论名家大师,还是票友戏迷,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唱、念、作、打样样俱全,生、旦、净、末个个精彩,一曲一调之间唱响黄梅,声动宜城。
       相比城里的锣鼓喧天、花团锦簇,20公里之外的白泽湖乡芭茅村,却以另一番“热闹”庆祝着这个欢乐喜庆的节日。
       同样是黄梅戏,这里没有盛大的舞台,没有华彩的服装,没有专业的名家,一切都是最简单、最朴实、最山野的乡间表演。
       舞台——男女老少围出的那一方空地就是大家瞩目的表演场所;戏服——农家巧妇亲手缝制的花衣彩衫就是百姓眼里最美的演出服装;演员——平日坐在村头吹拉弹唱的大叔大妈就是此时此刻的绝对主角……
       “王小六我家住在大桥头,起名叫做王小六,去年看灯我先走,今年看灯又是我带头……”一段耳熟能详的《夫妻观灯》,在村民的千呼万唤中缓缓拉开了演出活动的帷幕。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黄梅戏,本就是不加雕饰的乡间小调,出自村姑之口,听入农夫之耳。
       唱腔也许生涩,身段也许拘谨,装扮更不及大舞台华丽动人,但村民们闻到了简单而自然,熟悉而温暖的味道。这股草根气味,离家不远,离生活更近,宛如夜幕下自家烟囱袅袅上升的炊烟,是日子最亲切的写照,是岁月最真实的底蕴。
       “好——!”除了经久不息的叫好与掌声,村民欢乐开怀的笑容才是对表演最大肯定,对演员最重的褒奖。台上台下早已融为一体,唱戏声、拉琴声、叫好声、笑声、掌声……萦绕成村头上空的欢乐音符。
       此时此刻,与其说是演员和观众的倾情互动,不如说是演员和观众的联袂演出。这场戏属于你,也属于我,属于表演者,也属于观看者,每个人都是戏中的最佳主角。
       因为,这是属于大家的黄梅戏艺术节。
       今晚又唱罢,明日再登场。艺术节不过数日之久,而黄梅戏在安庆人心里却永远没有休止符,唱过了大街小巷,唱过了百年沧桑。
       (陶效敏 王伟)
 
 
 

上一篇:大美杨桥精彩纷呈 国庆近郊游持续升温

下一篇:锻造工业脊梁 实现跨越发展——宜秀建区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三转型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