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农家乐”村落的一场休闲复兴

日期:2015-11-18 09:28:49   来源:   点击:

   
   
   

   



  杨桥镇余湾村村民余碧,在老家经营着一座农家乐酒店多年,经历了最红火的时期,但近年来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周边环境差,道路条件落后,再加上这些年公款消费的大大减少,单门独户的农家乐经营方式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未来的发展路要怎么走。”这是余湾村二十多家农家乐业主的心声,庆幸的是,所有的难题从打造农家乐美食一条街的想法开始,都发生了改变。

半年的时间村落环境大变样

  乘坐3路公交车前往杨桥镇余湾村,在一个分叉路口看到了美食一条街。这里原先便是余湾村的一处入口,只是两边杂草丛生的泥巴路不见了,灰头土脸的房屋不见了,即便不是农家乐场所,家家户户的门墙也都粉刷一新。“去年底开始,村里头说要建高档的农家乐,要外地人都知道我们余湾的农家乐。家家户户都挺配合的,垃圾该清理的清理,房屋该翻新的翻新,都是为了自己的村子我们愿意啊。但没想到这屋里屋外都发生了大变化。”55岁的村民朱顺付告诉记者,余湾农家乐有着20年的历史,但多年来家家户户都是“单打独斗”,想过要突破创新,但不知该从何下手。
  
“饭煮的再好吃,环境不好没人来,桔子大丰收也不行,路不好走没人摘。”这是80后的村民饶丽总结的理论,“我们家也是余湾本地人,但多年来都在外头做生意,曾经考虑过回家开饭店,又担心人气不够旺。可现在你看村子干净整洁,有花有果,真不敢相信这改变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

老夫妻回乡创业 看准农家乐

  “你听说过50岁还创业的吗,我们老夫妻就是。”余湾村民方金凤在安庆城市做服装生意已经有20多年了,如今儿女成家立业子孙满堂,本是她渐渐“退居二线”的时候,可家乡的改变让她有了转行创业的念头。“我一直都认为家乡是个特别美的地方,只是以前条件差了点,今年村里大变样了,我就想着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装修,建农家乐的同时自己以后在这养老也不愁了。”
  
想法是美好的,但预算出来后一百多万元的投资让子女们有些犹豫。“家里目前不愁吃喝维持现状就很好,我们从没做过农家乐项目,这么一大笔钱投资进去是否有风险,孩子们有顾虑是应该的。不过我们老夫妻商量了,不成功就当这一百万是给老家的房子重新大修了,况且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
  
2015年5月份,方金凤家的老房子整修一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院落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度假屋。“今年国庆节期间每天生意爆满,不停的翻台,最高峰的一天接待了40多桌客人。”方金凤说,她的重新创业之路打响了第一炮,这要得益于整个村子的发展带动。

农家乐让种桔农户喜增收入

  余湾村几乎家家都种桔子,面积达到千亩,种植户550户。“今年的桔子不愁销,口味好是一方面,关键是进来的人多了,我们不用出门就能有销路。”种植户朱勇说道,去年桔子丰收却滞销的场面他还记忆犹新。“到12月份的时候还有30万斤的桔子卖不出去,有些老人急的在家里到处联系外地的亲戚,希望帮助销售桔子。今年可不会,从9月底开始每逢周末节假日,各处人进余湾来休闲,桔子还怕不好销。”
  
当地农户告诉记者,‘大红袍’上市时卖两元一斤,普通的品种售价每斤售价1.5元。而去年这个时候8毛钱一斤的桔子都少有人问津。

初现雏形 仍需发展

  改造升级后的农家乐为一个村庄带来了多少改变,从吸引游客的数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安庆市宜秀区旅游局副局长卢惠萍向记者伸出一只手,“5倍,我们仅从余湾当地农家乐休闲人数的统计上反映出,今年整个十月份的游客量是去年的5倍以上,甚至带动了周边景点的游客量。”
  
卢惠萍介绍,打造余湾的农家乐是宜秀区旅游项目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总体目标是将余湾村打造成集农家餐饮、农家住宿、农事体验、农产品采购、乡村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特色农家乐一条街。
  
从去年底开始,对乡村主干道路、村组道路、房前屋后开展了环境专项整治,拆除了所有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和违法建筑物2000平方米,清运垃圾80吨,在此基础上对一条街及村庄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行市场化,交由物业管理,实现了卫生保洁的常态化。对现有的农家乐、沿街沿路的房屋墙体编制了改造提升方案,改造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旅游公厕2座。按照“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客”的要求,对沿路沿街沿线实行绿化亮化,新增绿化6公里。
  
“余湾的改变还只是开始,随着道路的不断改造提升,产业内容的丰富整合,这里会成为安庆市民近郊游的一张名片。”卢惠萍说道。(刘惠子 张箭)

 

上一篇:区2008-2014年大事记评审会召开

下一篇:11月18日晚报:乡村的外壳低奢的心 乡村游咋经营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