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0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全市中小学生提前放假,应对极寒天气。早上七点多钟,当人们还窝在家中体会温暖的味道时,A-16及三角岛棚户区改造征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们已经顶着风雪走在路上,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叶祠社区党总支书记汪家春说:“根据上一次会议上确定的时间安排,21和22号是勘测单位和评估公司对我们社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勘测丈量及入户调查,时间紧,任务重,今天就是下‘刀子’,也要把这件事做完。这是对老百姓的承诺,也是对区委、区政府的承诺。”
坚持“三公” 阳光征迁赢民心
征迁工作,包括房屋的丈量、测绘、评估等这些环节最怕的就是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求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如何确保这个过程的公平?请第三方——专业勘测单位和评估公司进行勘测评估是执行的重要保障。“勘测单位和评估公司有专业人员和仪器以及系统流程,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勘测丈量及评估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叶祠社居委主任王晓毛说。
说话间,王晓毛的电话响个不停,他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此次叶祠社区国有土地丈量的房屋结构复杂,需要两天完成,任务特别重。即使社居委里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下,也需要从早上八点工作到夜里11点半,才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统一标准、阳光评估,现场丈量,核对数据,计算面积并及时公开数据资料。大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吴钟华说:“公平公正是征迁工作的基础,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在这块土地上住了几十年,谁家的房子怎么样,他们都了然于心,因此,丈量、评估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以人为本 和谐征迁暖民心
今年50岁的吴翠兰拿着钥匙等在家门口,叶祠社居委妇联主任方华玲告诉记者,这位吴大姐离异了,带着一对女儿生活,现在在开发区的一家饭店里打工,临近年关,店里生意特别好,请不了假。方华玲上门十多趟,跟她讲解测绘评估的重要性,并到吴大姐所在的饭店,等到晚上就餐高峰期结束,找到店老板解释原因,最终老板准了假,也温暖了吴大姐的心,两个人一路走回家,谈了很多心。方华玲把吴翠兰家的评估安排在20号的上午,“这样吴大姐下午还能歇歇,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不容易。”
余深夏的婶婶突然去世,他要去老家奔丧。本来他家是安排在21号下午进行测绘评估,这让他十分为难。叶祠分指的同志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人陪他去车站,并安慰道:“你几点回来,我们就等到几点,你去忙你的事,我们没关系。”当天晚上九点多,余大哥就坐车赶到家中,他说:“送老人走一程,但也不能拖大家的后腿。等事情忙完了,我再回趟老家。汪书记和王主任平时对咱们都是好的没话说,不能因为我一家而耽误所有人。
解决好搬迁户的合理诉求,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把居民看作是自己的家人,是征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之一。据了解,这次叶祠社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丈量评估,涉及15户房屋7000多平米,但走在叶祠的每一处征迁现场,眼前没有任何争吵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拆迁户们幸福安居的笑容。汪家春说:“通过耐心做群众工作,我们和拆迁户不仅没有形成对立面,反而通过拆迁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征迁工作跟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群众有些意见和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尊重被征迁群众在征迁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对故乡、对土地的感情,带着群众感情、运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开展工作。只要政策透明、信息公开、政策稳定,老百姓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大桥街道政法委书记章昌久说。
风雪载途行路难,披星戴月征迁忙。A-16及三角岛棚户区改造征迁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正牢牢把握重点,群策群力,带着感情拿出诚意,努力在群众的笑靥里圆满完成本次国有土地上房屋的丈量、测绘、评估任务。(张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