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山大道北片苏岗征迁指挥部,“棚改工作让利于民、受惠于民”的宣传标语比比皆是;印有“棚改直通车”的宣传画册深入人心;挂有“深化‘两学一做’教育,以铁的意志、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打好、打赢棚改攻坚战”的包保作战图赫然在目;“讲政治、讲规矩、讲道德、讲奉献;比党性、比境界、比能力、比作风”的四讲四比口号更是提神振气。
中山大道北片苏岗棚户区改造自4月28日启动以来,该指挥部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准对接,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截止到5月27日,发放宣传折页1000余份;324户征迁任务已房屋复核247户,收齐资料94户、协议签订7户。随着该社区棚改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名名共产党员用崇高思想和具体行动,奏响了一曲曲时代凯歌。
讲党性显真情
提起苏岗征迁指挥部政委兼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书记徐从鹏,棚户区的居民没有不知道的。他来到棚户区指挥部,就没有了“节假日”这个名词。在现场,几十人围住他询问政策的场面常常出现,早部署晚调度,午餐拖到下午两、三点才吃是家常便饭。为了使征迁工作早日结束,他敢担风险,靠前指挥,不回避群众,不推诿矛盾;他挨户走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问题和诉求;他战夜宿,找对策,饿了啃方便面,困了打个盹。几周下来,体重降了好几斤,人整整瘦了一圈。同事问他,“孩子小,嫂子一个人照顾行吗?”他眨眨红肿的眼睛只说了一句:“关键时候讲点政治比点党性吧。”工作之余他也不误学习,《两学一做教育读本》随时翻,这本书让他的心态更平和了,责任感更强了。他用精神的力量在棚户区改造中扛起了鲜艳红旗,燃起了盏盏明灯,连起了片片真情。
讲原则正豪情
刚接到任棚户区改造指挥长通知的陆玉凤,她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对于棚改工作的不了解,激动的是即将亲自见证并参与宜秀发展的变迁与跨越。在社区动员会上,“把城市拆迁后的前景化为棚改户的愿望,坚决不让老实人吃亏,也别让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让被动棚改变为我要棚改,真正把这一项重大工程改造成百姓的惠民工程”。在指挥部工作会议上,她一再强调“要为老百姓着想,要站在棚改角度上,顺应老百姓的思想开展工作,守住政策底线,一个鼻孔出气,一个口径出门,算好每一笔经济账,给百姓一个明白账。”征迁二十多天来,老陆天天要面对棚改居民。对前来咨询、办手续的居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样的话、同样的问题,她和每一名棚改户,细细唠叨一遍。嗓子沙哑了,可她却自豪地说:“我们辛苦点不算什么,棚户区居民要住高楼,走康庄大道,能为他们做点事情,再苦再累我们也高兴的啊……”,这些质朴无华而又掷地有声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名党员。
讲责任系柔情
来自社区良山组51岁的程连生,他是一名资料收集员,别看他嘻嘻哈哈,可做起档案资料收集来,却整理得井井有条。面对300多份资料,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放弃全部休息日。因棚改居民时间原因,收集资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进行。因此,“白+黑”、“5+2”、“风+雨”已经成为棚改工作常态。白天联系不上居民,就晚上找;晚上找不到,就周末去找。“有时候只能在居民家门口等候,才能如期开展工作;有时遇到胡搅难缠户,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回去还得继续整理收集的居民资料,为第二天碰头会做准备”,他常开玩笑地说:“我们就像一群夜猫子,成天在居民家中串来串去,晚上连狗都不嚷了……”一句玩笑话,见证着一名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的身影。当被问及“家中还有80多岁的老母需要你常回家看看时”,可这七尺男儿也有他柔情的一面,说话间,老程已泪眼婆娑,“舍小家才能为了大家”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员比境界的情操。而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苏岗棚改的推进中,还将不断发生……
思想在“两学一做”教育中得到升华,党性在棚户区改造中经受锤炼,才华在“五大宜秀”建设中得到施展。憧憬着某一天,中山大道北片棚户区全部征迁结束,共产党员高擎鲜红的党旗,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那每一名党员就是支撑大厦的块块基石。(刘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