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罗岭镇:黄梅小学安置点群众生活井然有序

日期:2016-07-12 17:28:53   来源:   点击:




 

    由于前期的强降雨,致使我区汛情严重,农田淹没、道路受阻,房屋损毁。我区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迅速行动,设立多个集中转移安置点,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截至7月11日上午8点,已集中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57人,为广大的受灾群众提供了安身场所,成为他们临时的家。
    7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罗岭镇黄梅小学集中转移安置点,探访这里的受灾群众安置情况。
据了解,由于该镇跃进圩漫堤,导致通往黄梅村吴老屋、长咀等四个村民组的道路淹没,部分农户房屋进水。7月5日,黄梅村及时组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设立黄梅小学集中转移安置点。目前该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120多人。

    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安置点设置有后勤组、医务组、巡查组、保洁组等多个职能组,从村委会和学校抽调专人负责,全方位地为受灾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
    记者走进一间教室,看见许多群众正坐在一起收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几名少年儿童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写作业,厨房里,几名工作人员忙着准备大家的午饭,还有几名工人也正在忙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一切都显得忙而有序。
    黄梅村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为了方便与外界的联络,安置点里还设置有亲情电话,受灾群众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和在外的家人进行交流。
    为更好地安排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黄梅小学集中转移安置点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上午,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召开工作例会,支部书记汪小神就做好当前工作进行了布置。
    汪小神告诉记者,临时党支部在集中转移安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把受灾群众转移来以后,要求党员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受灾群众在这里住得安心;第二个方面就是由党员带队,组织受灾群众有序地回家看望房屋受淹情况,并给家里的鸡、猪喂食,保证他们来回的安全;第三点就是对受灾群众的生活进行统筹安排,让他们吃得放心,在卫生上有保障。
在集中转移安置过程中,安置点临时党支部还号召广大受灾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安置环境。

    55岁的吴世宏是黄梅村吴老屋组的居民,这次洪水致使他家的房屋被淹,他和自己的老母亲以及小儿子一起被安置到黄梅小学集中转移安置点。看到安置点的人越来越多,他和另外一位受灾群众一起主动担负起打扫环境卫生的工作。吴世宏说:“受了这么大的洪水,政府把我们转移到安置点,各个方面都有保障,我们住得很安心,我每天主动打扫环境卫生,让大家住得舒服一点,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事。”

   和吴世宏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章风华,为了保障好大家的伙食,会做饭的她主动加入到后勤保障工作中来。章风华告诉记者,她每天带领几个人做饭,负责受灾群众的一日三餐,尽最大的能力把饭做好,看到受灾群众吃得开心、舒服、不想家,她也从心里感到高兴。
    汪小神还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安置点的相关配套功能,确保广大受灾群众在这里吃得放心,住得顺心。(龙开颜)

上一篇:白泽湖乡:饭店老板献爱心 安置点群众享大餐

下一篇:娄雪松到江堤分指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慰问一线值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