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迁在一线】说起棚改那些事
日期:2016-08-02 16:43:45 来源: 点击:
站在苏岗三红路上,如今的背街小巷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参差不齐的棚户区相继淹没在废墟中。提起这次棚户区改造,许多居民虽恋恋不舍,但期盼走出这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境地,看到指挥部作战图上一面面红旗在飘扬,回到家中亲人的泯然一笑,每个人心中的辛苦而又自豪感油然而生。
儿子的承诺。“爸,您最近有时间吗?”“啊?什么事,你快说,我急着去上班呢。”苏岗社区兼指挥部征迁四组干部肖仰才不耐烦地说,多日的疲惫,他已经顾及不上儿子的感受。“那您忙,没事……工作的时候注意防暑。”老肖一怔,嘴角带着一丝微笑,迎着朝阳,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段时间,老肖忙的已经没有时间和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聊聊了,看着破旧的民房在烈日下逐渐消逝,在扬起的灰尘里似乎看到了儿子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他觉得心里有种愧疚,可又说不出原因。空隆一声,又一座房屋倒下,他懒得去猜儿子的心思,只觉得最近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又加快了棚户区改造的进度,顺利拆除了所包保的第九户房屋。夜晚星辰,他拖着疲惫身躯,远远地看到楼上儿子屋内的灯光正在闪烁,都凌晨了,这臭小子还没睡。“爸,您终于回来了……啊,算了,您这么累还是先休息吧。”看着眼里充满血丝的父亲,儿子再一次把话咽了回去。“臭小子,晓得心疼人了,不错,结婚了就是不一样了,这几年兵没白当,嘿嘿。”老肖憨憨地笑,还沉浸在儿子对自己的关心。“你还晓得家里的事,还晓得儿子今年八一探亲假回家啊,答应儿子的事,办了几件?”老肖先是一愣,妻子的絮絮叨叨让他想起了年初时自己的诺言:“儿子,只要你今年八一探亲假回来,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旅游,地点你来挑。”眼看探亲假就这几天,可自己的工作依然在紧张地进行中,老肖一时不知该如何向儿子解释。说实话,由于平常对工作的专注,自己陪儿子的时间就少,尤其今年以来,尽管儿子已经成家且在部队服役,他作为父亲也甚少关注孩子的成长,这一次他似乎又要食言了。儿子看出他的为难:“爸,没事,我知道您忙,而且您那拆迁工作本来就离不开您,我打算和几个战友、同学到杭州去玩玩,咱们以后一家人出去玩的机会多呢!”老肖心头一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正是有了理解我们征迁人员的家属,我们的工作才能如火如荼地展开,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父亲的期盼。而区派干部何承喜也有一个理解他的好父亲。老父已经七十多岁,住在怀宁乡下,一直守着几亩田过生活,今年的大水却淹了老父的几亩田地,老父不得已来到了城里。承喜打算让老父住在家里不走了,结果天天忙碌的自己让老父心疼不已,老父在水退后执意回家。“喜儿,不是老头住不惯,实在是家里的几亩田让人割舍不下。再说,党需要你,我也不想你牵挂于我,我自己在乡下也自由惯了”。“可是您一个人回家,我担心啊。”“看你老头身体,硬朗着呢,你啊,还是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质朴的对白没有挽留住老父亲的脚步。老父还是倔强地坐上回怀宁的大巴,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已为人父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助;身为子女的他更感受到父爱的伟大。父亲总是这样体谅自己,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把棚改工作做好呢。父亲被涌上大巴的乘客流埋没,可隐约中,他感受到父亲是带着笑容,是为自己而感到骄傲的。
正如街道党委书记张贤惜所言,“棚改工作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第一着力点,是检验干部能力的第一主战场,是考量干部实绩的第一风向标;干部不分一线二线,都要上棚改工作的前线,工作不分前台后台,都要上棚改工作的舞台”。正因为有了我们党员干部的不忘初心,心中的棚改梦想才能勇往直前,心中的为民期盼才能坚持不懈,心中的服务情怀才能矢志不渝;正因为征迁的旅途上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才能意气风发,有了他们的信任与包容,我们才能风雨无阻,有了他们的坚定与执着,我们才能砥砺前行。(刘克根)
上一篇:区政府党组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会
下一篇:8月3日安庆日报刊发宜秀区:多措并举开展灾后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