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党建引领促棚改

日期:2016-08-22 16:25:13   来源:   点击:
       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2015年以来,宜秀区相继启动了A-16和三角岛、机场大道东侧一期、中山大道北片区、206国道宜秀段等项目。面对涉及范围广、总量大,时间紧迫、情况复杂的征迁任务,今年,宜秀区把征地拆迁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基层组织延伸至棚改一线、机关干部蹲点一线、党员带头奋战一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保障了棚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区乡村联动共包共促  破解棚改征迁难题 
       构建合力征迁格局,压实征迁人员责任。宜秀区委总揽全局、统筹保障,区政府负起主责、组织实施,区大建办高效服务、统筹协调、一日一报,相关乡镇(街道)对照目标、挂图作战、明确职责、倒排节点。加大落实“区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属地责任制力度,强化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攻坚合力。按照“挂图作战、一线办公、倒排时间、包保到人”工作机制。在每个棚改分指均制定了房屋拆迁作战图、房屋拆迁包保到户明细表、房屋拆迁进度表以及拆迁责任人考勤表,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曝光工作进度,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做到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从区纪委、组织部抽调专人成立督查组,实地督查每天任务完成情况、人员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各地进展情况,并通过区微信平台一日一通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决战决胜棚户区改造征迁任务,宜秀区将今年8月定为“棚改决战月”,创新推出棚改征迁“互学互帮、共包共促”工作法,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党委领导、落实主体责任,重点在工作经验、征迁方法、先进典型上互学;在动员征迁、人员配备、一线工作上互帮,共包责任点、共包外围关系户、共包谈判签订协议,共促征迁干劲、共促棚改进度。区委部门、区委各部委、区直单位、各乡镇等38个单位点对点帮扶3个有征迁任务的乡镇(街道),按照“一把手负责制、一线工作法”的工作机制和“协助并完成一户以上征迁任务”的目标要求,对口帮扶、包保到位,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征迁棚改任务。从8月14日到8月22日,在38个单位一对一共包共促下,克坚攻难,提效升标,成功签订50多户征迁任务。
  党组织延伸一线  凝聚棚改攻坚合力 
       哪里有征迁,哪里就有党组织。棚户区改造不仅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检验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能否经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的重要标志。在棚改征迁工作中,宜秀区通过开展“建立临时党组织,争当工作主力军;建立党员宣讲队,争当工作急先锋;建立党员示范岗,争当工作排头兵”的“三建三争”活动,构平面、妙连线、巧取点,“点线面”相结合打赢每一场棚改攻坚战。
      在棚改过程中,该区共组织232名干部参与征迁工作,其中党员185名,区及涉及棚改项目的乡镇均设立征迁指挥部。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在征迁一线设置了近10个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亮明党员身份,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战斗在征迁宣讲第一线,及时将最新政策传达给征迁群众。同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棚改工作相关政策,加大对棚改工作成绩、先进典型和亮点特色的报道,在全区范围内掀起棚改的舆论热潮。区委组织部还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形成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
党员干部一线历练  刷新棚改“宜秀速度”
       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签。在每一次征迁过程中,全区党员干部放下家中私事,一心扑在征迁工作上,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进行思想沟通,多方解决群众实际难题,逐步打开被征迁户的心结,确保征迁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在棚改工作中,该区重点教育引导党员征迁户顾全大局,率先签约搬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们将征迁户中的党员骨干组织起来,推行“一管三带”征迁宣讲模式,即党员征迁户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村民组,带动普通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征迁工作。潘宜广,今年60岁,原大桥街道红光社区副书记,党龄38年。此次,潘宜光家也在拆迁范围内。他没等指挥部工作人员上门,就主动到社区说:“不用做工作,我带头签,我不带头,做榜样,还怎么做群众工作。”除了自己带头签协议之外,他还主动到其他两兄弟家做工作,签协议。潘宜光平时在村里威望很高,群众基础好,家庭和睦,兄弟敬重,大哥说的话,其他两兄弟信服,很快签了协议。随后三兄弟家庭共19人赔偿款近400万元只开在了一张房票上,一时间成为了周边群众的美谈。在他的宣传和带动下,社区许多征迁户改变了先前的观望态度,主动配合支持征迁。 宜秀区大桥街道苏岗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玉凤,全身心投入到棚户区改造一线,每天坚持工作10多个小时。8月15日,她在去征迁户家途中,遭遇车祸造成尾骨骨裂。为了不影响征迁进度,她把病床当成指挥所,每天电话指挥,全程跟踪问效,确保了征迁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她所负责的项目已完成年度征迁任务的86%。 正是在这些党员的宣传和带动下,许多征迁户改变了先前的观望态度,主动配合支持征迁,营造了党员先行、群众跟队,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樊小强,苏岗社区三城组人,大桥街道苏岗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玉凤的包保户。在陆玉凤因征迁工作出车祸的当天下午,一刻也没耽误,就带着妻子来到指挥部签掉了协议。
      截至今年8月18日,该区2015年A-16和三角岛、机场大道东侧一期集体土地房屋协议签订已全面完成;2016年中山大道北片区完成任务84%,206国道宜秀段棚改项目征迁任务完成36%。下一步,该区将不断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步伐,进一步为辖区群众改善居住环境。(方华 )
 

上一篇:履职为民,情系桑梓——区人大组织开展灾后援建专题调研活动

下一篇:再动员 再部署 再落实 杨桥镇全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