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各方面确实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现在更要珍惜。这个美丽乡村,要保护好,不能让它再丢掉了!”8月29日下午3时许,太阳还很刺眼,宜秀区杨桥镇溪安村党员程国龙正在干山路上巡查道路。“路上的垃圾、路边杂草,还有路面的状况都要仔细看看,这段路是我包了。”
而66岁党员金恩泽,则驻点在溪安村金冲组的金冲水库。“现在好一些,7月初下大雨,天天都守在水库边,生怕水位上涨不知道。”金恩泽说,水库经过除险加固之后,比以前要轻松很多,但是每一次听到暴雨预警,他都会上报至村两委和相关专家,咨询是否要适时开闸泄洪。
“党员理事会的成员都有包点任务,所有党员都有领办事项,都是义务的。”溪安村党支部书记金磊介绍说,今年他的领办事项中就有探索适合“留守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
今年5月,“贴心之家”居家养老项目落地溪安村。该项目以智能信息化养老平台为依托,建立以医、养、护、便等综合服务体系的日间照料中心。在溪安村,贴心之家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包括理发、产后恢复、娱乐、简单家政、体检等。还配备有远程呼叫系统,老人一旦有紧急情况可以按键呼叫,以便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提供帮助。“收费也不高,55岁以上的老人只需要支付520元,即可享受终生服务。”金磊说。
乡贤不闲 全程参与
据了解,溪安村的党员理事会,更像一个“党员+”理事会,成员除了党员之外,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等。无论是否是党员,理事会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熟悉当地情况、受到当地人尊重的乡贤。
因此,除了日常领办任务,“党员+”理事会还要参与到整个溪安村方方面面的建设,参与到规划、工程建设、事后管护的整个过程。
今年60岁的金江胜,就是“党员+”理事会的一名乡贤,自从溪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他就一直在义务监督多项工程的建设。
“我可是懂行的,别想糊弄我。”在村里一条沟渠的施工中,金江胜发现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在涂抹水泥泥浆时存在漏洞,当即就指出来,并上报到村两委。经过一番交涉后,施工方只得按照标准进行返工。
“厚度一公分都不能少。”在中心村庄道路建设中,金江胜也是拿着尺到处抽查。这样的监管之下,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保证做到“一公分都不能少”。
“那几个老人天天都在,工程没法干啊!”在溪安村一处当家塘的修建中,施工方负责人感觉在理事会成员王华义、王奇娣等老乡贤的监督之下,工程几乎没法进行,来到村部向金磊抱怨道。“监督工程质量是他们主动承担的任务,只要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他们也不会为难你们的。”面对金磊如此回复,这名负责人只能回去要求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施工,“不能有一点差错”。
除了工程监管,“党员+”理事会还担负起协调工程施工与群众的纠纷等任务。
“为什么义务做这些?还不是希望家乡更美更好。与其说是任务,不如说是荣誉。”采访中,理事会成员纷纷表示,对于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感到很庆幸。
确实,从运筹帷幄,到示范带动,从工程监督,到长效管护,“党员+”理事会激活了溪安村的乡贤们,让他们热爱家乡的心,有地方可以施展。
如今溪安村村道、巷道全部实现硬化、亮化,垃圾箱、行道树、健身器材等一应齐全,养老中心也成功落户。农耕文化园、美国香鳅基地等一个个生态产业落地生根。2015年,该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至10800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20多万元……“而这一切,离不开理事会做出的努力。”金磊说。
核心提示:
宜秀区杨桥镇溪安村,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极易受到旱涝灾害影响。长期以来,该村不仅面貌“脏、乱、差”,也是出了名的“落后村”、“贫困村”。如今,一穷二白的“落后村”早已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幸福村”。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溪安村的美丽蜕变,凝聚了该村“党员+”理事会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