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迁一线】阳光操作真情服务 让民生工程更得民心
日期:2016-09-07 12:02:52 来源: 点击:
随着棚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搬旧屋,住新宅,这些已经成为老百姓嘴里最热门的字眼,棚改归根结底是一项民生工程,好不好,满意不满意,还得老百姓说的算。
安心 晒协议让老百姓检验

永林社区居民在公示栏前看安置协议
棚改工作,群众最关心的是公平、公正!“看,贴出来了,真的贴出来了……”在大龙山镇206国道棚户区改造项目永林分指的信息公开栏里,一张张棚改房屋征收房票安置协议书,吸引着周边一大批征迁户驻足观看。通过公示,棚改征迁户们能清楚地知道每家征收房屋面积是多少?安置人口是多少?房屋账目怎么结算?房票金额是多少?各种信息一目了然,这样大家感觉很公平,心里也有了底。永林社区居民查美珍:“这次拆迁开始我有点顾虑,我就是怕先拆着怕我们吃亏呀,上当呀,搞不清(情况),我不敢签,后来,村里把这个协议公开着给我们看,先拆的跟后拆的是一样的,所以我也就放心大胆的相信他们了。”
据了解,永林分指将每份征迁协议公示一周,公示的房票安置协议书包括分户情况、拆迁面积、补偿标准、房票金额等群众最关心信息,全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受到群众欢迎。此外,所有涉及棚改的政策文件,全部张贴上墙,让群众随时了解,随时掌握,打消心中的顾虑。
为了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继棚改工作人员公开承诺之后,大龙山镇党委政府建立了协议公开制度,要求各指挥部公开公示房票安置协议,逐份公示、主动公示,公开接受监督,不遮遮掩掩、不神神秘秘,让群众看得懂、算得清、想得通、拆得顺。
永林社区副书记方龙庆说:“此次拆迁为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从我们签订第一份协议起,就进行对外公开,让老百姓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并且我们后期拆迁的协议继续对外公开,一把尺子量到底,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同时对拆迁施行依法拆迁、和谐拆迁,让老百姓放心,先签的与后签的绝对一样。”
甘心 为老百姓找房跑腿

红光社区居民张礼稳拿到我市今年首张房票
2016年,我市创新实施房票安置法,老百姓可以到政府指定楼盘购买商品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数群众对房源信息知晓不足、行动不便、外出工作、满意户型难觅等各种因素存在,群众签协议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针对这一情况,大桥街道红光征迁指挥部要求征迁工作人员必须对群众关心的市场房源、房票价格等信息做到了如指掌、了然于心,且要帮征迁户跑腿,直至找到合适的房子。
红光社区谷桥组拆迁户徐文友,2015年下半年不幸遭遇车祸瘫痪,家中相依为命的老伴又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且家境贫寒,夫妻二人的房票除去给儿子买一套房子,剩下的只够老两口买一个58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子,且必须是在一楼。然而,市场上小户型房源并不多,红光社区党总支书记余章宏带了两个工作人员花了4天时间将安庆整个楼盘跑了个遍,终于找到了2套合适的房源,徐文友握着余章宏的手:“书记,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余章宏说:“放心,有困难找我。我也在迎春花园买了房子,还和老邻居们住一起。”
真心 帮老百姓搬家打通最后一公里

砂桥社区居民领取房票安置奖励金
所有人都知道搬家是最麻烦的事,大桥街道砂桥社区石河组的哑巴苏小偏望着家中繁多的杂物,咦咦呀呀的说不出来,正在愁苦的时候,砂桥社区的“帮搬”队来了,两天时间就把苏小偏的家搬好,苏老对这些小伙子伸出大拇指。
“帮搬”队是由砂桥棚改指挥部牵头,社区的年青志愿者组成,旨在帮助农村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苦难户搬家。十名小伙子,三辆卡车,他们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帮搬”。队长苏亮说:“能为棚改尽一份力,我很开心。”石河组67岁的胡大安、石塘组58岁的潘宜祥等等都是“帮搬”队的受益者。
砂桥社区的党总支书记赵明玉说:“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这是砂桥的服务口号。”
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切实把棚户区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让群众住得安心、放心、舒心,让棚户区居民得实惠,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张 箭 丁厚祥 刘克根)
上一篇:《安庆日报》9月6日刊发:罗岭镇农地确权 让农民安心种地
下一篇:大龙山镇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