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街道:砂桥社区凝聚军地合力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日期:2016-12-09 15:53:21 来源: 点击:
背景和起因
近年来,砂桥社区以军地双拥共建为依托,立足政治高度,从巩固发展着眼,从求实创新入手,找准双拥工作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结合点,以改进创新军地共建工作为突破点,以军地共建促双赢为重点,以军政军民团结促和谐为平台,以军地快速发展为目标,按照街道党委要求,开展军地共建先进党组织,党建工作和双拥工作的新特色,共建双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军地人才、科技、信息共享的军民共建“三挂钩”的新路子,进一步增强了地方、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形成军地合力推进军民共建活动,促进了地方建设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图为签订军地共建协议)
主要做法
砂桥社区与驻地部队预备役二团,把共建活动作为丰富双拥共建内涵和新时期增强地方、军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的新尝试,形成军地合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军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1、制定“共建”方案、协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军地双方党建工作特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建共育”的原则,提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共建”的主要内容及形式,同时,根据“共建”活动的发展需要,及时增加和更新共建内容。
2、加强“共建”领导。专门成立了军地共建领导小组,军地双方党支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抽调专人设立办公室,做到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干,办公有场所,经费有着落。
3、强化制度创新,完善“共建”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双拥工作制度,军地双方不断用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军地共建工作制度,先后建立健全了议军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互访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及军地互帮互助制度等,促进了军地共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图为28团预备役领导看望老战士)
成效思考
1、丰富了军地共建新内容。以新的思路谋求军地共建活动的新发展,新的举措开创军地共建工作的新局面。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后社区组织送去慰问金2000余元,2015年部队预备役二团慰问社区困难群众及五保老人10余人,送来粮油及物资价值数千元;同时军地双方共同组织开展八项活动。即,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举办一次军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联办一场军地联欢活动;组织军地党员参加一次“党员奉献日”活动;举办一次党建知识竞赛;地方党员干部到部队过一天军事日;召开一次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开设一堂军事、国防教育课,丰富党内生活,加强党性锻炼。
2、健全了党建工作新制度。针对军地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双方党支部配备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这支队伍中,既有党建业务精的社区干部,又有从事部队组织政治工作的主官,同时,建立相应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并每月给各支部下达党建工作计划,做到了“指导督查经常化,工作任务具体化,支部动作规范化,工作落实责任化”,有效地提高了村级党建水平;同时,在每年“七一”建党节前夕,军地党支部共同表彰一批对党建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先进党员。
3、彰显了军地党员新现象。通过军地党员结对子,开展以“五比五看”为基本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共学互助、共帮互带,永葆党员先进性,使党员在农村各项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年的抗洪抢险中,军队和地方党员始终站在一起,肩并肩、手拉手,风雨同渡,谱写了一曲军地同心抗天灾的赞歌。
上一篇:省环保厅召开宜秀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论证会
下一篇:区发改委:贯彻落实“讲看齐,见行动” 志愿助力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