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上第一个到岗到位
一身迷彩服,腰上别着一部对讲机,左臂上套着印有“森林防火”字样的红袖章,早上七点,见到老朱时,他已经在进山的卡口处忙碌,指挥车辆停放、劝导市民文明祭祀,过了半个多小时,他才得空和我们坐下聊聊。
今年已56岁的老朱皮肤黝黑,声音有些沙哑,脸上掩不住一丝倦意。就在年三十这一天,他所值守的卡口迎来了祭祀的高峰。早上五点,简单洗漱后,老朱就出门了,他要赶在市民进山高峰前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检查对讲机、灭火器,安排各卡口的工作人员,老朱事无巨细。
宣店社区有13000亩山场,山场面积占杨桥镇山场的六分之一,境内有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而且坟冢众多,延绵数公里的山脚下还有百余户住户,一到祭祀时节,进山的游客、祭祀的群众络绎不绝,是全镇防火的重点区域。从去年11月开始,整个杨桥镇进入新一轮森林防火期,每天早上六点,所有防火员全部上岗。
上午八点半,老朱来到位于半山腰的“观察哨”,利用望远镜,老朱可以看到整个山场的情况。老朱最喜欢站在这里,哪怕现在装了高清摄像头,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整个山场的情况,但他还是每天坚持来这里。看着不少新栽的小树苗长势不错,他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从去年11月份至今,3个月的时间,老朱从未缺过一次岗,哪怕是生病,他也永远是第一个到岗到位,风雨无阻。
期盼群众理解支持
在交流过程中,老朱的对讲机一直响个不停。早上九点,进山祭祀的群众越来越多,没一会,对讲机里就传来,“焚烧点附近群众比较多,尽快派人过去看看。”老朱就急忙往焚烧点赶,他一边疏导群众,一边大声地朝人群喊着“请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千万不要带明火进山。”
防火累不累?老朱的回答很实在,“说不累都是假话,因为真的是又冷又累。”从早上五点多出门,到下午六、七点结束,一天十多个小时,他就在卡口上守着,每天晚上回到家,一躺到床上就能睡着。从2014年除夕夜开始,因为担心有群众夜里进山祭祀烧香,老朱每次都是简单吃过年夜饭就到卡口上值班,而之前往年,他都是陪着老人和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年守岁。
上午十点,几位市民不听劝阻,坚决要开车进山,老朱不慌不忙,说道理,讲规定,最后,对方同意徒步进山。老朱说,考虑到近期进山的人太多,路又窄,所以车辆一律不得进山。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的,比如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也会酌情放行。
部分市民的不理解,甚至是威胁、恐吓常常让老朱很为难。就在农历腊月二十七那天,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趁卡口护林员上厕所间隙,携带香纸和明火上山,老朱和防火应急队员发现后,急忙赶赴现场出面制止。刚开始,几个年轻人在嘴里说着一些刺耳的话,但在老朱耐心劝导之后,终将一次隐患防范于未燃,并将情况如实上报镇政府。每当他面对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老朱的态度是坚决的,但他化解矛盾的做法却很温柔,他总是心平气和地跟群众沟通。
好在主动配合的群众占到大多数,有时候,老百姓的一声赞扬,一声感谢,老朱都会觉得欣慰。中午十二点,前来祭祀的人越来越少,简单吃过盒饭,老朱让其他队员在卡口休息,而他自己准备去其他卡口巡查一次,看看各个定点焚烧池里还有没有明火。
望着老朱渐渐远去的背影,我们特别感慨,为了山间的那一抹绿色,多少个像老朱这样的护林防火员日夜坚守在一线,对于他们来说,守住山,守住树,就是守住了自己那充满绿意、充满生机的家园。
(嵇奕华 丁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