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修了,村民乐了
曾经的龙华村,泥巴路坎坷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极为不便。要脱贫,路先行;要想富,先修路,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步。近年来,在区、乡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真心帮扶下,该村主干道新修了水泥路;2016年以来,该村借助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修建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动员修建多条村民组道路,力争打通农村道路畅通“最后一公里”。如今的龙华村,新修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直达村民家门口,为了方便村民夜间出行,沿线还安装了路灯,实现了村庄亮化,切实提高了村民们的“获得感”。“以前家门口的路,遇到下雨天根本没法走,送孙女上学也不方便,现在好了,这路修的真敞亮,出门顺当多了……”村民许婆婆说道。
环境美了,村民笑了
曾经的龙华村,农户房前屋后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沟渠池塘中飘满白色垃圾,人居环境“脏、乱、差”,近年来,该村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三大革命、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取得可喜成效,现在的龙华村荷塘飘香,菜园蓬勃,民居亮丽,院落别致,安宁静逸,其乐融融,俨然一座现代的桃花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两年老家变化真大,我每次回来,都舍不得走,我家后面那个塘(当家塘)原来一股怪味儿,现在村里把它整治的美美的,不管晴天还是阴天,风景都很漂亮,我每次拍照发朋友圈大家都疯狂点赞。村里还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就在我家附近不远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小孩在那里嬉戏玩耍,我妈妈她们现在晚上没事就在那儿跳广场舞,妈妈说乡下空气好、环境美,地方又大,比城里好多了……”在外务工返乡休假的村民小娜说起家乡的变化,兴奋到停不下来。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
曾经的龙华村,由于农业产业缺乏有效支撑,村集体资产匮乏,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莲藕产业,积极打造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2017年,龙华村76户贫困户中,依托特色莲藕种植脱贫的多达41户。这一特色产业,全年能为全村带来近400万元的经济收入。在产业扶贫中,该村宜农则农,宜渔则渔,遵循“长短结合,种养循环”原则。除发展特色产业外,该村于2016年引进两家农业龙头企业,一家企业立足种养殖业结合,发展生态循环采摘观光农业。另一家企业采取农牧共存方式,栽种猕猴桃等果树50亩,水产养殖20亩,林下饲养优质家禽,并立体建设光伏发电站,可带动数十人长期就业。“每年收藕心菜的时候,我都会去帮忙加工,一年差不多能赚个几千块钱,能补贴家用,离家很近,活儿又不累,我很知足,去年,我成功地实现了脱贫,现在家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村民杨金兰说道。(胡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