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坚持学“习”首位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日期:2018-11-19 17:09:43   来源:   点击:
  “各地各单位要思想高站位、工作求精准、责任讲担当。要用绣花一样的细致,抓铁有痕的韧劲,踏石留印的实干,精准把脉、对症开方,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宜秀区委书记娄雪松在全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指挥下,宜秀区周密部署,全面推进,一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迅速掀起。
  要想抓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学“习”首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作为当前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及批示精神为指引,压紧压实攻坚责任,狠抓各类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年度考核进入“好”的等次,实现“保三进位”目标。
  为确保学“习”培训全覆盖。宜秀区创新学习方式,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突出实践结合学、深入群众共同学”,以学促用,学以致用,着力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领导干部带头学。通过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支部理论学习会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精髓,特别是中心组成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做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区委党校和扶贫办切实抓好多层次学习培训,确保学习培训全覆盖。突出实践结合学。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队到各个乡镇现场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对标对表,查摆问题,聚焦“学、查、改、立”,抓好问题立行立改。区直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真学真懂;每位领导干部和帮扶干部个人自学,撰写心得体会,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做到学深悟透。深入群众共同学。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群众诉求期盼装在心里,全面开展“区、乡、村”三级书记大走访和“百干下基层”活动,镜头朝下,重心下移,做好扶贫政策宣传,树立正确导向,让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切实把扶贫政策送上门,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扶贫脱贫工作的前提是精准。只有真正摸清“谁贫困”“为啥贫”“怎么帮”等问题,才能确保“识真贫”“扶真贫”“真脱贫”,才能真正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
  从11月13日到15日,区委书记娄雪松、区长郑志率队赶赴各个乡镇十大工程牵头部门现场调度脱贫攻坚工作,走访贫困村村民,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了解群众内心所需所盼。以上率下,步调一致。宜秀区各级帮扶干部也紧随其后,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地找原因,实打实地算收入,心贴心地谋出路,真正使精准扶贫帮到问题关键处、扶到群众心坎上。
  13日,宜秀区委书记娄雪松主持召开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等,掀起学习热潮,抓好贯彻落实,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
  18日,宜秀区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专题培训班。5家市直定点帮扶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宜秀区各个领域共500多人参加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集中测试和专题培训。各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书记、百干下基层驻村专班及帮扶责任人代表还在培训班上进行交流发言,还就脱贫攻坚“双包”责任落实不力问题问责情况进行了通报。
  脱贫攻坚,重任在肩。扶贫工作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也是一项政治工程。近年来,宜秀区始终把脱贫攻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目标、卯足劲头,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持续敲、一棒一棒接力干。区四大班子领导亲自督战、一线调研,抓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制定下发扶贫攻坚考核细则、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等方案细则,分类列出脱贫任务书和时间表,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到乡、到村、到户、到人。在实施“十大工程”中,强化“造血”力度,全面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构建“三有一网”的稳定脱贫新模式,精准施策招招见效,强“造血”,稳“输血”,防“失血”,让贫困群众搭上脱贫快车,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
  这是一幕幕让人不能平静的回望……
  宜秀区的脱贫动力强劲。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让脱贫的基础更加牢靠,让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对此,区扶贫负责人金寿峰颇有感触:2016年脱贫1095户2343人;2017年脱贫831户2398人,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拟脱贫42户149人。
  驻村帮扶、定点帮扶、百干下基层、企业帮村……。仅今年在参与帮扶的各类干部就有1197人,结对帮扶贫困户2653人。市、区73家单位参加(企业)帮扶,社会扶贫资金累计180余万元。近三年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0余公里,全区组级路硬化率80%以上;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660余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70余处,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351”“180”兜底保障健康脱贫实现应享尽享……
  “搬进了新房,在家门口就业,田地入股还有分红。”“过去住院花七八万元,现在几千元就能解决问题,再也不用发愁医药费了。”“养了几十只鹅,使我收入增加1000多元。”初冬时节,在走访宜秀区时发现,贫困村民都在欣喜于脱贫工作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场冬雨后的宜秀也显得格外秀美。
(方华 徐晔 杨岚)
 
 
 

上一篇: 郑志率队督查棚改征迁工作

下一篇:宜秀区召开上海首位产业推介说明暨签约仪式筹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