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趁着阳光正好,孙长发和妻子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迎接过年。虽然池塘里还有140多亩莲藕没有开挖,但他并没有十分着急,“现在莲藕才8毛一斤,划不来,再等等吧。前段时间,村扶贫产业园里一家酒厂跟我说,他们可以收购一些藕的边角料,用来酿酒。从前这些边角料都只能白送给来收藕的商贩,今年也能卖些钱了。”
孙长发家住龙华村薛咀组,25岁时因手术不当造成左侧肢体残疾,他曾是村里的低保贫困户。2015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鼓励下,孙长发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年,他承包了4亩地种植水葱。2017年,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又承包了160亩水塘,开始种植莲藕,并养鱼、养鹅,当年就有十来万收入。
“夏季卖藕心菜,冬季卖藕,去年村里引进了藕带加工企业,能包销藕心菜,这可解了我的后顾之忧。”对于发展莲藕种植业,孙长发更有信心了。
孙长发提到的藕带加工企业,位于龙华村创业就业扶贫产业园,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2018年12月开始动工装修,预计今年3月便可投产。“该厂是闲置的旧村部改造的,每年能带动村集体增收约14万元。投产后,每年藕带销量达400~500吨,我村所有莲藕种植户全部种藕带,都供不应求。而且,加工厂对藕带品质有要求,他们会跟种植户签订订单协议,给种植户提供藕带品种和技术指导。”龙华村党总支书记章洪阳说,龙华村结合2098亩水面优势,正在打造千亩莲藕基地,与藕带加工厂形成产业链。
“扶贫产业园是去年10月17日正式开园挂牌的,总投资4500万元。你现在看得到的是6家企业,没看到的还有数千亩基地,比如千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千亩莲藕种植基地、150亩草莓种植基地、300亩龙虾养殖基地等。”章洪阳说,2017年龙华村整村出列后,他们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琢磨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他们相继成立农民经济股份合作社和经济运营股份公司,全面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同时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并与产业扶贫相融合,打造就业创业扶贫产业园。
为吸引企业落户产业园,龙华村成立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服务,比如藕带加工厂,前八年办公场地免费租用,村里还免费给建了个污水处理池,企业的各种证件,也都是村干帮忙联系办下来的。还有猕猴桃企业,村里筹资100万元建设猕猴桃基地,连秧苗都备好了,企业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此外,企业需要用工,也由合作社联系,合作社会优先选择贫困户。
“扶贫产业园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比如猕猴桃基地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约6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岗位50个,人均年收入5000元……”在章洪阳看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排在第一位。3月初,占地4000平方米的二期扶贫工厂也将开工建设,继续为龙华村的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查灿华 李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