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杂草要及时清理,家里保持干干净净的,心情也好呀。”芭茅村联防长朱玉莲正在居民家中宣传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性。笔者了解到,芭茅村注重从宣传入手,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上门入户、电子屏、小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让群众意识到村庄清洁行动重要性、必要性,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同时,充分发挥“三长”作用、党员志愿者等队伍,让村民对健康卫生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入耳,形成“环境整治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提升群众参与度,打出改善环境“组合拳”
“我村要坚持将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芭茅村党支部书记张金生说。据悉,该村结合今年的绿色庭院创建工作,将以“创星绿色庭院、助推人居环境”为主题,开展“绿色庭院”星级户评比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开发公益岗位及广大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来,清理村内主干沟渠、村内主干道以及道路两旁的白色垃圾、破旧宣传牌、“牛皮癣小广告”等,帮助生活不便的贫困户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以实际行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
提升居民幸福感,紧跟脱贫攻坚“主旋律”
据了解,该村注重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越来越强。“过去呀,道路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面坑坑洼洼的,出行极不方便。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了,也装了路灯了,晚上吃完饭还能散步。现在国家政策好,不仅把我家的旱厕改造成冲水式马桶,就连生病住院费用还报销,我真诚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这个快80岁的老奶奶日子过得舒适。”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华香说起家门前的变化,幸福之感溢于言表。(韩安晴 刘忆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