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芭茅村生态资源丰富,林业山场面积918亩,森林覆盖率达50 %以上,林业产业是芭茅村的重要支撑。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芭茅村一方面加大对森林资源执法和保护力度,对违法征占用林地、毁林、乱砍滥伐林及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行为严励打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护林员巡山护林积极作用,做好全村森林管护,守护好绿水青山。
据悉,该村把当地林业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利用生态公益岗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严永胜等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实现生态保护和扶贫双赢。50岁的严永胜是芭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后,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巡山也格外认真。“我上山主要巡查防火、防虫、防乱砍乱伐,生态护林岗位每年有4000元的工资收入,对我增收糊口带来很大的帮助。”贫困户严永胜说道。
芭茅村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因地制宜盘活丰富的山水资源,积极引导村里能人回乡创业,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农业产业。同时,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经果林基地、白茶一期和二期、四季葱基地、水产品等主导产业,让特色产业在当地生植扎根。
“我们村有山有水,要保护好利用好山水资源,围绕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稳定脱贫。”芭茅村党支部书记张金生表示,该村集体经济2019年突破50万元,群众年人均收入7000元,现在已达到15000元,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加。另外,白茶基地项目落地后村经济收益增加11.73万元,资产收益直接带动28户贫困户受益,间接带动周边农民150户、300名农民从事茶叶种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芭茅村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打造乡村绿色庭院。同时,积极动员贫困户参与绿化美化建设管护中,增强贫困户植绿护绿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芭茅村新增127户绿色庭院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芭茅村党支部书记张金生表示,目前芭茅村已入选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安徽省森林村庄”示范村。下一步,芭茅村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加快实施四增四绿步伐,依托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森林村庄。(撰稿人:程超 刘忆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