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杨桥镇余墩村:产业发展 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日期:2021-09-24 11:21:40 来源: 点击:
近年来,宜秀区杨桥镇余墩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本地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农业新型主体,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9月12日上午,村民刘梅华正在离家不远的盆景生产基地内清理苗木周边杂草。“在家门口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多好的事情呀。”前些年,刘梅华先后将未耕种的1.9亩土地流转给基地承包经营,每年可获得152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在基地需要用工时,她都会到基地里打打零工,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

一直以来,余墩村依托盆景产业,以“基地+农户”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在有效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流转双方的互惠共赢。“一般都是80-100元一天,多的一年能在基地里面挣一万多,少的也能有三四千元。”余墩村党支部书记苏飞说介绍说。另外,他以余墩村现有盆景种植面积为例估算了一笔账:按每亩800元/年的租金流转土地,每年能给流转土地的村民带来4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同时,基地在用工时,还会优先选择辖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产业的发展,在带动困难群众实现就业的同时,还为村民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稳定增收的致富途径。

一株株柑橘树上挂满一簇一簇绿中带黄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放眼望去,一片丰收的景象。“再过阵子这些柑橘就能上市销售了。”脱贫户余玉发正在自家的采摘园里忙活着。
余玉发曾是该村的贫困户,2015年,在村党支部和帮扶人的引导下,开始转型发展柑橘产业。几年下来,他的采摘园效益越来越好,仅柑橘一年就有近两万元的收入。现在的他不仅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走上了幸福小康路。
“能有今天,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余玉发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现在的他,在管理采摘园的同时,闲暇之余还会到周边找点零活干,日子和几年前相比大有改观。
截至目前,余墩村现有柑橘种植面积200余亩,盆景种植面积600余亩,产业格局已逐步成形。如今,在产业的带动下,许多村民纷纷转型发展,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增收的致富之路。(撰稿:余祺祥 审核:金明明)
上一篇:【党史学习教育】杨桥镇召开“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
下一篇:宜秀区杨桥镇余湾村:乡村振兴 谋划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