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湖乡:一个村落的龙舟情
日期:2023-06-21 08:37:34 来源: 点击:
6月15日农历4月28日,是约定成俗的龙舟下水的日子,也称作“试水”。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节民俗活动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白泽湖乡芭茅村,出门见水,举步登舟,人与水和舟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龙舟,当地人有一种天生的爱好。龙舟试水这天,芭茅村附近石塘湖水面,龙舟如箭出弦般划过水面,一道道充满力量与速度的流动风景,激荡起了两岸群众的热情。龙舟赛胜负是过眼云烟,因为大多数村民说,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来,不是为了名次,只为心中那抹不去的龙舟情。
“白泽湖乡是鱼米之乡,以往陆路交通不便,船只就成为了我们的重要交通工具,每年春耕之后农闲,渐渐兴起了赛龙舟作为娱乐的风俗,祖祖辈辈相传下来,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龙舟迷。”芭茅村龙舟协会负责人龙胜利说,他从小在湖边长大,看着自己的祖辈、父辈划龙舟,24岁时自己也成为龙舟队队员,从后排桨到中桨再到头桨,凭的是力气和经验,更是对于龙舟运动持之以恒的热爱。“31岁的时候老队长把头桨交到我手里,是代表全队人对我的信任。”龙胜利介绍,龙舟上划船,分为头桨,动力桨,推力桨三个位置,头桨最辛苦,也是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被全队肯定的领头人才能坐在这个位置。
龙胜利在头桨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他带领着非专业的民间龙舟队取得过不少成绩。2017、2018连续两届宜秀区龙舟赛第一名,2019年安徽省龙舟公开赛系列赛暨2019·宜秀第三届龙舟文化节季军,2023年安徽省龙舟公开赛暨长三角龙舟邀请赛,与众多专业队伍竞技,取得了第七名。今年的端午节龙舟试水活动,龙胜利已经不再担任划手,但他在安庆城区工作的儿子龙威,第一次以划手的身份登船担任动力桨划手。“孩子从小湖边长大,现在年轻力壮正是做划手的好年纪,没有不会划船的人,只有不愿意用心的人……”龙胜利教育着儿子,同时一遍遍演示着,动力桨在龙舟中起到的承上启下作用,划手如何通过自己的动作推前面拽后面,提醒着儿子,划桨时要集中注意力频率要跟着鼓频走。
白泽湖全乡有龙舟一百多条,每年参与划龙舟的,多达4000余人。这其中,有年逾古稀的老者,有刚成年的少年。大家齐心自发参与到这么一个盛大的活动中来,既是喜好,也是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平日里多在外地工作、生活,到了端午节,都不约而同的回乡参与划龙舟。34岁的村民王明,在广州从事房地产工作。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便和龙胜利联系,确定今年端午龙舟会是否如期举行,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农历4月26日,王明驱车1200公里回到老家,开始张罗端午赛龙舟活动各项事宜。
龙舟赛看点在龙舟,龙舟的龙头是重中之重。在白泽湖乡,龙舟的龙头平日里安放在指定的农户家,等到龙舟的试水的这天,由全村人将龙头请出来,安装在龙舟上,再给龙头系上一块红布,俗称“系龙红”,寓意着一年里风调雨顺、事事如意。“今年队里龙舟的龙头由我家守护,这是全家人都非常看中的事情。”王明说,虽然年纪轻轻就离开家乡,但对于家乡的龙舟有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热爱,今年王明不仅参与划龙舟活动,还承担了村里划龙舟活动的经费开支。“不管在外面干多大的事业,一听说家里有龙舟赛,排除万难也要回家,那种吸引力跟过年的感觉差不多。”王明说,一个村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有的在大城市读书考学,有的去外地挣了大钱,也有人在家门口务工务农,不管多久没见面,只要坐上村里的那条龙舟,大家不分彼此,就是最亲密的队友和伙伴。大家的心拧在一起,只为把这段积蓄多年的“龙舟情”一直延续下去。
(全媒体记者 刘惠子 通讯员 张箭)
上一篇:宜秀区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篇:宜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