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践行“两学一做” 默默奉献 坚守防汛阵地

日期:2016-06-29 11:12:51   来源:   点击:
    6月28日上午,在螺山团结圩,老党员刘克林正在仔细地查看着堤坝,并耐心地跟村民说着防汛的一些注意事项,“这几天雨大,你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不要到处乱跑,生活上要是有什么问题,打电话跟我说,我来给你们解决。”记者了解到这就是村里人口中的老圩长刘克林,1950年出生的他,2.6公里的路,每天来回走四、五趟,无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夜,在杨桥菜子湖河道旁的大团结圩的堤埂上,总是会看到他的身影, 1992年在圩内老百姓的信任下,大家推荐他当上圩长, 20多年的时光,从中年到老年,默默的奉献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埋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合格党员该有的风采。
    25年如一日,在杨桥镇的大团结圩,要是你问起圩内的情况,老百姓都会说,找老刘,他知道,只要问起圩内的情况,他如数家珍;在每年的汛期,无论螺山、花山、鹿山,当问起圩内如何度汛,大家都会说,有老刘在哪我们放心;这些简单的话语,是刘克林这位老党员,一步步走出来的。
    2016年,当他听说今年因“厄尔尼诺”的影响,汛期会比往年来的早,他的心就急了,看着圩堤上的杂草、杂树,清障工作是防汛的头等大事,他将这件事反映给螺山、花山、鹿山3个村后,村里就将这件事全权委托给他,从找专业的砍伐人员,到进出道路的协调,从3月份起,每天他都是天还没亮就出门,太阳落山才回家,在清障的40余天里,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工人们只要有事就问他,这儿怎么办,那儿怎么做,大家都会问他,只要是他说的,准没错的,有人说你这么辛苦为什么,他说:“圩就是我的家,保家这是我的义务,我更是一名党员,为群众吃点苦,受点累,这是我的责任。”
    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强降雨时,圩内出现了积水,因种粮大户,为了给田里灌溉方便,把一个放水闸关上了,他冒雨跑出开闸排水,因雨天路滑,在开闸时不慎摔倒,造成腰扭伤,就是这样,都没有对任何人说,还坚持将圩内积水排干,天晴后才自己到医院住院治疗,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听说后埋怨他:“又不是没吃、没喝的,年纪这么大了,别再做了。”这样的话女儿不知说了多少年,家人不知骂了他多少次,他总是嘿嘿的笑着说:“党员不分年龄,能动就要为圩里做点事。”在医院住了几天,因为不放心圩里的事,在还没恢复的情况下,又回到了圩内,忙前忙后。
    在他的身上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他没有豪言壮语,他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动着广大圩内百姓,自动向他看齐;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却以尽职尽责、勇于奉献,蠃得了广泛的赞誉,到如今已是25个年头,他为圩内所付出的辛劳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摇头叹气,有人说他傻,这么做干啥,也许对他来说最大的动力就是,一个党员身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吧。(彭飞 金峰)

上一篇:娄雪松主持召开应对强降雨工作部署会

下一篇:大桥开发区:严防死守 确保纬五路下穿汛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