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午放学,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小学聚集着一群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放学铃响,孩子们欢快地奔向自己的父母身边。“以前这校门口的路真难走,一下雨又湿又滑,我电瓶车都不敢骑。现在好了,你看这路修的多整齐,校园变化这么大,教学质量也改善了,孩子在这上学家长都放心,本来想转学去城里的孩子也选择留下来。”居民马可馨接到了自己的小孙女,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悉,桃元小学是大龙山镇一所偏远小学,以前学校大门左侧是村民的菜地,右侧是废弃的水泥厂,周边还被居民侵占,堆放着废物、柴草经年积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校园道路畅通。校园内是沙土操场,晴天风起尘土飞扬,由于操场地势低,下大雨,外面雨水就灌入校园,操场成了沼泽地,师生上厕所都受阻。自2015年安庆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来,该校积极对准对标、有的放矢、狠抓提升、精准争创,大龙山中心学校还积极争取多方资金20多万元对该校进行彻底改造。
走进如今的宜秀区桃元小学,面目焕然一新,学校门前开阔敞亮,校园内布局有格,排水管网通畅,操场道路硬化有形,绿化美化有序,厕所安全卫生,后院平整有致。师生们工作学习在新的环境中,幸福洋溢。2016年度,该校被评为区级“文明校园”。
桃元小学只是宜秀区文明创建成效的一个靓丽缩影,宜秀区下辖中小学50余所,6月9日,当记者随机走进该区的几所中小学时,只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在这里处处可见。操场上、教室内、办公室内都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每个教室里还张贴着文明创建进课堂活动实施意见,要求文明创建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详细学习24个字的具体内涵和意义,这种新颖的方式实现了课堂教育的延伸。
一走进杨桥中心学校校园,独具匠心的园林布局立即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草坪如茵,花木扶疏,文化壁报,名人名言。这里书香盈盈,每一面墙壁都发挥着育人的功能;这里花美石秀,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前瞻的办学理念。徜徉于校园,记者仔细查看每位学生的课桌,发现没有一处涂鸦、乱贴乱画,这得益于该校文明创建推进的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工程”。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们做到桌面、墙壁无乱涂乱画痕迹,桌兜、书包无废纸、零食及包装袋等,地面果核、纸屑等无垃圾,绿化带无垃圾,文化墙面无脏物。通过对校园布局规划整体的再次提升,做到宜花则花,宜草则草,校园四季长青,绿化率大幅提高。此外,该校还积极引导学生争做花卉苗木的养护者,巩固绿化成果。该校设置的文化长廊、学习园地,不仅定期进行更换,还突出鲜明主题,文化墙面内容更注重教育主题的实效性。
文明创建进校园活动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主线,该区先后建成文明校园示范校区级8所、市级3所;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传唱《世纪的约定》等形式,全面开展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教育,师生诵记率100%;实施了校园周边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诵记、校风建设等五大专项行动,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做到了师生知晓率、参与率100%。宜秀区50余所中小学全部实现家庭、社会两个延伸,以“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形式引导各位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共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先后成立200多支教师、家长志愿队,在清洁街道卫生、文明交通劝导、周边环境整治、帮扶弱势群体、宣传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开展1000多次志愿活动,形成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自2017年4月安庆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冲刺以来,宜秀区所有中小学立即行动、主攻难点、全面突破,着力提升宜秀教育文明创建的知晓度、参与度、美誉度;该区教育紧紧围绕筑“基点”、抓“重点”、破“难点”、增“亮点”的创建思路,不断夯实基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对标创建,补强创建短板,强力提升创建成效和水平,为助力全市问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创建“国考”日益临近,正值市第三方测评检查之际,宜秀教育人信心百倍,上下齐心协力,抓细抓小抓实,全面精准发力,坚决打赢创建攻坚战 。( 蒋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