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直动态 > 正文

精心实施欧投行项目 助力宜秀乡村振兴

日期:2022-06-05 17:54:26   来源:   点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宜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欧洲投资银行大别山安徽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近自然森林经营项目建设,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承办单位,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全力以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探索实现项目实施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推深做实宜秀区林长制改革,围绕“绿色引领、总量翻番”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六大宜秀”、实现“五大跨越”,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助力宜秀乡村振兴,带动周边老百姓增收致富。
        提前谋划、因地制宜调整模型。该项目于2015年开始申报,由于可研设计、审批时间较长,宜秀区子项目原可研以生态林建设为主,已不能满足当前林长制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同时,目前实施地点的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多次与省林业局外资项目办对接咨询,因为安徽省也是首次实施欧投行林业项目,欧投行方面对项目调整程序要求复杂,通过实施营造林、林相改造、抚育提升项目,积极探索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林促旅、以旅养林,大力开展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同时通过提前精心谋划,积极争取调整了部分模型实施茶叶、油茶等经济林以及乌桕、金钱树等美化、多彩化树种,与我区旅游、乡村休闲、乡村产业振兴等相融合,结合山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该项目。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为加快项目顺利实施,宜秀区及时调整了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欧投行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项目建设,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并实行月检查通报制度,科学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压实大龙山林场及各乡镇(办)的工作责任,紧扣阶段性任务和各个时间节点,将营造林计划任务细化到林场、各乡镇(办),定期调度整地和造林进展情况,全面落实好宜秀区年度欧投行建设任务。2021年度,宜秀区仅在大龙山林场实施可持续经营子项目4个,截止目前,已完成石质山造林900亩、林相改造465亩、生态修复及更新689亩,森林抚育面积1028亩。2022年度,大龙山林场实施生态修复及更新1128亩,杨桥镇宣店社区、杨桥社区、溪安村、鹿山村、官兵村新造茶叶1060亩,同时对大龙山林场、五横乡杨亭村、鹿山村等现有550亩茶叶进行综合抚育,以促进茶园改造提升。
        加强指导、高品质实施建设。在高质量完成各项项目作业设计的同时,在每个项目开工前,区欧投行项目办公室均组织由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跟踪审计方到现场进行项目山场和技术交底,并进行项目实施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欧投行和作业设计的规定和要求,高品质地实施项目。项目阶段性完工后,在施工方进行自检的基础上,组织各方进行预验收,及时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聘请第三方林业资质机构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龙山林场还对每个实施模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林场相关管理区员工专人进行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项目实施完成后,作为实施主体单位的大龙山林场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专业科普宣传与科技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为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强化监督、确保项目工程质量。为确保欧投行项目建设质量,区欧投行项目建设办公室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选聘了监理单位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严格对照作业设计的技术方案要求,严把项目的林地清理关、整地关、苗木质量关、检查验收关和工程实施技术关,按质按量地完成我区的可持续经营项目任务。同时,注重加强对阶段性时间节点要求、督促进度等日常管理并对隐蔽工程留存影像资料,要求跟踪审计单位做好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审查、监督和评价。
        欧投行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是一项综合效益较强的生态工程,同时也是国际合作项目,代表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其生态效益可观,社会效益巨大,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宜秀区欧投行项目在宜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正扎扎实实第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宜秀区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和统筹推进 “六大森林”行动发挥了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将欧投行项目与整体推进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来引领农村经济产业融合,积极发展体验、研学、创作、民宿、网红等多种业态,实现产业增值,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撰稿:汪徐斌  审稿:程皖生)

上一篇: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推动森林增量提质

下一篇:大龙山林场开展节前慰问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