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防大汛 众志成城抗大灾——大桥街道广大干群抗洪抢险救灾纪实(二)
日期:2016-07-14 10:39:15 来源: 点击:
这是一个洪水泛滥的7月,暴雨倾城,美好家园一片汪泽!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大桥街道受灾面积6780亩,房屋倒塌或损坏共计186间,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紧急转移183人···
这是一个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7月。
暴雨肆虐时,大桥街道各级基层党组织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党旗插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党徽挂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组成一支“红色”队伍鏖战洪魔,谱写一曲曲荡气回肠之歌。
危险来袭时,广大基层干部舍生忘死,冲向抗洪救灾一线,用血肉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黑夜中,一身雨衣,一把手电筒,用微弱的灯光照亮一条条群众安全转移的生命之路。
咆哮洪水中,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当先锋、做表率,把抗洪抢险救灾当做“两学一做”的重要考场,书写出一张张感人至深的优异答卷。
只要工作做到位 洪水狂魔不可畏
“防汛措施到位、防汛物资到位、防汛值班值守到位、防汛队伍到位、防汛宣传到位”。汛期伊始,大桥街道科学研判,提出“五个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街道重点防汛工作问题清单,发现薄弱问题立即整改落实,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准备。

(图为大桥街道召开防汛工作会议)
6月30日,大桥街道召开防汛工作紧急会议,要求17个村(社区)在重点防汛地段派专人值守,24小时值班值守,加大对危房户、老旧房屋、切坡建房户、地质灾害户、困难户、特殊户等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时转移安置群众。
大桥街道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立即行动,抗洪抢险压倒一切。

(图为苏岗社区巡视值守三官塘水库)
7月1日,暴雨。大桥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红光社区一处当家塘排水管道堵塞,大水漫到路上,给周边群众的出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了解到情况后,红光社区立即组织人员赶到水漫地点,挥舞着铁锹疏通沟渠管道,排水放水。九塘村新塥组5户农户房屋被淹,情况严重。九塘村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到其家中抢救财物,安全转移群众18人。圣埠社区挨家挨户提醒氮肥厂宿舍住户,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太平村情系计生特扶家庭,风雨中劝其转移安置到亲戚家中。眉山村日夜巡守大联圩。
7月2日,暴雨依旧。象山村南山因水势过大,从山上留下来的洪水难以及时排出,洪水漫溢冲向敬老院。闻讯后,大桥街道及象山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召开会议制定方案,组织人员和机器到达现场挖沟排水。晚上,三义社区党员干部一边加大姚家闸排涝力度,一边冒雨动员危房户及时转移。苏岗社区三官塘水库由于水位暴涨,要实施泄洪,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玉凤巾帼不让须眉始终坚守防汛一线。芭茅巷社区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帮助菜市场商户垫高商品,转移菜市场人员就近到宾馆入住,同时安排人员日夜坚守,确保菜市场安全。
7月3日,暴雨依然。机场大道西侧通往砂塘组的道路被冲毁,致使村民无法出行。砂桥社区干群顶着暴雨历时3个多小时,抢修了一条长约500米的道路。晚上,他们又连夜召开会议,对受灾严重区域内的群众进行紧急转移安置。
7月5日上午,暴雨继续。大寨沟水位持续上涨,叶祠社区二处及皖宜小区出现严重倒灌积水,一楼被淹。面对险情,叶祠社区党员干部扛着沙袋堵住每个居民单元楼梯入口,阻挡洪水,同时紧急转移楼内5户15人。
现在,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大桥街道广大干群同心协力的抵御下,滔滔洪水渐渐退去。但在广大干群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只要工作做到位,洪水狂魔不可畏!”这既是顺口溜,更是褒奖。
风雨中转移 群众安危放首位
“一定要把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忘一户,不漏一人”大桥街道党委、办事处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时强调。
7月2日晚,雨一直下。眉山村团结圩内有住户6家,15人被困家中,情况十分危急。“不能有片刻拖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被困群众转移出来。”街道党委紧急动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召集30多名街道、村党员干部组成抢险突击队,蹚着齐腰深的积水连夜奋战,紧急疏散转移村民,确保无一伤亡。

(图为暴雨中转移安置80多岁卧床老人)
7月3日,暴雨如注。家住大桥街道九塘村的方章华家中开始不停的进水。方章华,80多岁,卧床多年,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小儿子因生病住院,家中只有老夫妻二人,房子年代久远,经不起雨水侵泡。看着脚下的积水,急坏了老两口。“方大爷,你们要赶快转移···”大桥街道党委书记张贤惜带领九塘村“两委”急冲冲的跑进屋子看着卧床养病的方大爷说。然后立即打电话到大桥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一辆救护车和两名医护人员,在暴雨中安全转移安置80多岁卧床老人。
7月6日,因暴雨连连,内河水位高涨,三义社区几户低洼人家房屋进水,尤其是何家长、何家保两户精养鱼塘满溢,损失惨重,房屋也浸泡在水中。三义社区干部多次上门劝他们转移,但两户人家迟迟不愿离开。为了确保两户人家的生命安全,三义社区会同永安派出所及办事处上门发放书面通知,动员搬离。经过耐心的劝导,两户终于同意转移。随后三义社区的党员干部们还赶紧帮助何传保、何家长搬运家电等物品。

(救灾物资)
在冒雨撤离群众中,许多群众认识不到灾情的严重性,割舍不下家里的盆盆罐罐,任凭工作人员磨破嘴皮也不愿意撤离。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宁愿挨骂,也要把群众劝离危险地带。
像这样在风雨中转移安置群众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样的故事叠连演绎。

(图为安置点内基本设施齐全)
据悉,根据实际情况,大桥街道采取投亲靠友、集中安置、就近宾馆居住等多种途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83人。对已经转移安置的群众家中进行上锁,并张贴通知,防止安全隐患还没消除的情况下返回,发生次灾害。为确保辖区内受灾群众安全度汛,大桥街道还在中心学校、敬老院、眉山小学设立3个集中安置点,确保灾民“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安全住所”。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大桥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不等不靠不要,科学研判、沉着应对、众志成城,在与洪水的搏击中彰显担当;广大干群联手查险、排险,主动作为,齐心协力,在与洪水的奋战中充分展示了力挽狂澜的磅礴气势。实践证明,面对防汛“大考”,在一线涌现出的一个个基层党员干部“冲在抢险最前线,誓为党旗添光彩”的动人故事,正是自觉践行“两学一做”的现实例证。(何伯兵 李晶云)
上一篇:抢险救灾淬党性 沧海横流展风采 ——大桥街道党员突击队抗洪抢险纪实
下一篇:我去不了就由我父亲代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