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直动态 > 正文

特色农业 产业支撑 文旅融合 三产融合绘出乡村好“丰”景

日期:2023-10-31 15:22:48   来源:   点击:
  金秋时节,走进宜秀区罗岭镇特色稻种植基地,沉甸甸的稻谷正在颗粒归仓,一台台联合收割机轰隆隆作业中,一辆辆载满稻谷的货车陆续装满离开,农民盘算着近在眼前的好收成;生态果园里,数百亩阳光玫瑰、巨峰迎来收获期,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蔬菜生态园内,豆角、冬瓜等各种新鲜蔬菜让菜农绽开笑脸;订单辣椒红遍沃野……
  近年来,宜秀区罗岭镇紧扣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验收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紧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一产引领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全面整合各级涉农政策、项目资金,推动“村转企”试点建设,成立罗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七彩黄梅”等合作社,通过“党建+合作社”“党建+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统筹扶持重点产业项目,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生态渔业、智慧稻业、四季果业、特色茶业、品牌椒业等一批优质农业产业错位发展、竞相发力。建成小红稻种植基地万亩,小红椒2000亩,葡萄、黄桃、柑橘等果园4000亩,大棚蔬菜400亩,茶园3000亩,初步实现了“镇级有特色产业基地,村村有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产带动 产业支撑改革驱动
  全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土特产”增值文章,推动辣椒、小红稻等“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贯通,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围绕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700平方米菊花果蔬加工基地和2000平方米辣椒烘干车间,打造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利用“徽黔红”艳椒种植技术,村企共建,互助共赢,罗岭镇8个村同步推进艳椒种植,整合闲置土地2000余亩,形成辣椒产业区域化、品牌化布局。
  三产反哺 文旅融合崭新业态
  立足产业发展和区域特色,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的价值优势,注重农业与休闲旅游、特色产业、森林康养等产业融合。深耕“一山一水一戏一亭”优势资源,贯通“吃、住、行、娱、游、购”全要素,高位谋划菜子湖滨湖景观带、岱赛湖和小龙山两大片区开发。树蛙部落、见山、竹恋、稻花香、一心山居等民宿相继开业运营,民宿产业集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开发“伴手礼”、种植基地体验、特色农家菜等商业形式,推动产业、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打造集休闲娱乐、采摘游玩、赏菊听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庆丰收,促和美。放眼当下,戏乡人民正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农人们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将农村打造成和美生活家园,绘就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宋欠)

上一篇:宜秀区:“现场办公”交出“民呼我为”答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