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建立长效机制 探索民生惠民之路

日期:2016-12-14 09:07:33   来源:   点击:
       民生工程,是如何筑牢垒实的?靠倾心,靠创新,靠政策,靠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实施民生工程长效机制让宜秀区罗岭镇发生了“五个幸福聚变”,“魅力罗岭镇”着力探索的惠民之路正在扬帆起航。
       幸福聚变一:由自觉向自信转变。经过几年民生工程的实施,宜秀区罗岭镇除了自觉地完成省市区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另外更加自信地安排其他可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问题的项目。
       过去这几年,这个镇坚持民生为本,全面完成了100余项省市民生工程,全面兑现了无数件镇为民办实事项目承诺,解决了大批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罗岭镇还在文化站的基础上,建设了全区一流的农民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广场,为加快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幸福聚变二:由理性向理念转变。宜秀区罗岭镇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向理念化转变,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和问题。
       实打实的好事,让百姓家门口的小街小巷大变样。2016年区里下达6条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做好了小街小巷的美化、绿化、亮化工作。这6条道路现已全面完工。
        幸福聚变三:由规范化向制度化转变。民生工程工作,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制度化。
        以前是解决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是更加全面地去解决群众方方面面的问题。据了解,我镇危房改造项目,按照制度化管理进行运作,不仅将其打造成全区亮点,更是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的安居问题,并投入资金配齐垃圾清扫等环境维护费用,高标准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幸福聚变四:由重建设向建设和管理并举转变。近几年的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已初显成效,但个别项目未能发挥其效益。做好民生工程后期管理维护,使其发挥效益,让民生阳光更温暖更灿烂。
“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正是民生工程“一事一议”项目投入运行后的理想轨迹。
        幸福聚变五: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要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光治标是不够的,还要标本兼治,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使其得到真正的实惠。
        我们欣喜地看到:罗岭镇罗岭社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改善了农贸市场的环境,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民生工程“回头看”,以民为本无止境。不久前,罗岭镇召开民生工程调度会,研究布置民生工程类项目长效机制落实情况自查和摸排工作。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近几年以来已建成的民生工程类项目进行全面自查和摸排,重点查看了工程类项目基础资料管理、管护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管护资金的安排和使用、项目运行和效益发挥等情况,进一步强化民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周琳 童海银)
 

上一篇:罗岭镇小龙山社区完成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任务

下一篇:12月30日安庆日报刊发:菜子湖湿地观鸟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