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宜秀十大看点之一:推动转型升级 释放发展活力
日期:2015-01-07 15:19:47 来源: 点击:
2014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和各种困难与挑战,区委区政府不断加速转型升级步伐,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各项经济指标增幅位于全市前列。预计全年实现地区总值48.5亿元,增长1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增长14%;全年规上工业产值84亿元,增幅17.5% 。
科技创新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前不久,英德利高速精密重载轴承滚动体智能化制造成套设备成功在上海参展。总投资10亿元的旺旺五期PET项目主厂房封顶,首批1800万美元的进口设备进入安装阶段。小龙人食品三条糖果生产线已经生产。纺织服装产业泰亚鞋底生产线建成投产。传统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支撑作用凸现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扶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我区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争取各类奖扶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4年,帮助清怡、嘉欣、中创工程、天有轻纺、天正电子、开门红、朝阳胶辊、三阳塑胶8家企业争取省级技改、创新、节能等专项资金共计382万元。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新产品推介会,组织开展工业设计大赛、新型工业化课题申报,帮助企业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扩大投资、研发新产品,扩大企业规模、创新创牌,形成龙头和支撑效应。在旺旺、华泰、英德利、永安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1-11月份食品加工产业产值 23.2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0.2%,其中旺旺17.4亿元,税1.6亿元,且单月产值首次突破2亿元;纺织服装产业产值 16.9 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22%;机械电子产业9.6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2.5%。
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增添动力
去年“双十一”,刚刚开园的556电子商业园的15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千万元。落户大桥开发区的556电子商业园于2014年3月份开工建设,9月份企业就入驻电商园,又一次创造了从企业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仅用半年时间的“大桥速度”。电子商业园开工之时,面临企业用地变更和规划调整等问题。大桥开发区工作人员仅用一周时间就为企业办理了变更和规划手续。556电子商务园总经理侍春鸣说:“大桥开发区不仅落实了各项优惠政策,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速度也很快,解决了我们生产建设的后顾之忧,让我们有精力专门抓园区建设。预计2014年展出56电商园入园企业可实现销售额100亿元。”
像556电子商务园这样的新兴产业已在我区悄然兴起。2014年,区委区政府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设备制造业等7个领域,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提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形成规模总量大,聚集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集群。嘉欣医材、云存储、中创高端磷脂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在我区建设投产,为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优化服务 园区建设迸发魅力
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我区变被动为主动,按照土地“三项清理”的要求,推进闲置土地、市场竞争能力弱的项目腾笼换鸟,加速精博健康食品产业园、三鑫电力小微企业创业园、英德利机械制作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品牌汽车服务园等五大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同类产业入驻产业园,实行合作发展,促进闲置用地、闲置厂房合理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着力形成“一区多园、多园联动”的集聚效应。
在大力发展园区为企业发展搭建载体的同时,我区积极为企业解决资金和用工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增效。2014年,区政府拿出400万元担保资金组建小企业融资联盟,以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培育推动企业上市,润普纳米已经在新四板、国孚润滑油在科技板挂牌交易。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孚润滑油和永安电子成功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中创工程、润普纳米、天元消防和五宁化工等四家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工作。大桥开发区专门联合人社部门到岳西等地招工为旺旺集团解决用工荒,并为旺旺食品、永安电子、清怡纺织、五谷香等14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市级项目扶持资金821万元。
园区发展带动更多项目落地。2014年,全区安排建设重点项目36个,其中省861项目22个,累计完成投资40多亿元,央企合作项目完成投资10多亿元。全区共申报项目116个,已经下达计划36个,共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4700万元,位居宜城板块第一。(陈秀根)
上一篇:娄雪松督查信访积案时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下一篇:我区荣获安徽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