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2014宜秀十大看点之五:建设绿色宜秀 打造生态品牌

日期:2015-02-15 11:00:45   来源:   点击:
【数字看发展】
  投入各类资金6000多万元;
  建立区、乡、村三级580人的护林防火队伍;投资300万元,建立了森林防火智能信息和指挥平台,在重点区域建立了14个电子监控点位,在路口设防火卡点178个;
  完成造林1万余亩,义务植树20万株,大桥连接线绿色长廊21公里1500亩;
  发放封山公开信5万份、树立封育禁牌牌318块、在重点封育区拉设铁丝围网41公里;在林区居民房屋、重点旅游景区、寺庙和重要设施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92公里。
 
  2014年,区委、区政府全面启动以封山育林、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宜秀建设”,并将其作为“转变作风、提升形象、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一项全区重大战略来抓,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载体,聚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大打绿色宜秀建设攻坚战,努力实现绿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走上了具有宜秀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强力推进求实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宜城板块森林生态建设和森林防火工作,3月1日发布了关于城区周边区域封山育林的通告,从宜城板块和全市的高度解决森林防火工作。区委、区政府成立高规格领导机构,制定绿色宜秀建设实施方案,层层细化任务,强化督查督导。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调度,区委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放弃节假日一线指挥调度,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项视察、区政协开展资政调研。同时分区级领导、区委区政府督查组、区森防指挥部办公室、区监察局四个层次开展高密度督查,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日报制度,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平台进行通报,确保绿色宜秀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提升工作效能,区委、区政府把握宜秀发展实际,做好结合文章,以“牵一发动全身、达事倍功半”之效,全盘布局,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原则,强势推进绿色宜秀建设,实现“封山育林、造林绿化、森林防火、集中祭祀点建设、青山白化绿化治理、绿色长廊”等六项具体相关工作的深层次融合,相得益彰,融合发展,形成了“决策新、部署力、善结合”的崭新工作局面。
统筹推进出手快
  2014年2月19日提出建设绿色宜秀的方案,3月5日和3月21日半个月内连续召开绿色宜秀建设推进会,提出“集中全区力量、集中一个月时间,大打一场绿色宜秀建设攻坚战”和“五个到位”阶段性目标任务。区绿色宜秀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责任主体单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绿色宜秀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狠抓宣传、包保、日报告、督查、打击等具体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共同推进绿色宜秀建设,确保绿色宜秀建设任务高标准完成。
  在3月8日至4月5日的突击月期间。全区各地利用一切宣传载体,围绕护林防火、植树造林、文明祭祀等内容,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了全区干群的大力理解支持。全体机关干部取消休假,区直部门抽调人员到各自包保单位协助工作。自3月8日起,全区800多名干部职工值守在各进山路口、山口,风雨无阻,守护着这方青山绿水。去年2月份以来,我区森林火灾实现“零记录”。
立体推进效果好
  绿色宜秀建设是一项利益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绿色宜秀建设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在2014年3月8日至4月5日的绿色宜秀建设集中行动月期间,各地各部门层层落实包保,构筑立体式森林防火网,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包保责任到位、值守人员到位、应急队伍到位、器材到位。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全区设立封育固定标牌318个,拉设防护铁丝网41公里,开设的防火隔离带92公里;组建了37支村级、6支乡级、3支区直机关应急防火分队,及时开展演练培训,着力提升实战能力;利用智慧宜秀建设平台,在重点区域建立了14个电子监控点位,为重点乡镇村护林员配备了GPS定位系统;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当集中、注重品味”的原则,规划建设145个祭祀点,达到了进山群众在山下定点祭祀、安全祭祀、文明祭祀的目的,构建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防控网。
  在强化人防与技防的同时,绿化造林工作也全面展开。区委、区政府按照2014年绿化造林目标任务与各乡镇(街道)、大龙山林场签订造林绿化责任书。3月10日,区政府组织全区60多个部门近600多名干部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市林业局安排并动员市直机关到我区植树造林,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各乡镇、村居根据实际进行植树,结合“青山白化治理”,对“三沿五区”青山白化重点地段进行造林绿化,对火烧迹地全部更新造林,目标达到90%以上遮盖效果。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利用荒滩荒坡、石质山、“四旁”“沟渠”、道路水系沿线、村庄城镇周边植树造林,做到身边增绿、见缝插绿和全覆盖造林,全年共完成1万亩的绿化造林任务,建设绿色长廊21公里1500亩。
   坚持生态发展,深化绿色宜秀。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宜秀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三次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张箭)

上一篇:娄雪松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

下一篇:宜秀区举办首届“缘梦宜秀”青年交友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