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十大看点之七:上下同心抓创建 青山绿水展新颜
日期:2015-02-16 15:39:24 来源:宜秀政府网 点击:
【数字看发展】
2014年三线三边月度考核中名次持续稳居全市第一;
投入资金近1000万,垃圾清运面100%,保洁面100%;
实现环卫市场化运作,6个乡镇(街道)58个村居近400公里的主次干道由13家保洁公司承担清扫保洁;
绿化造林累计面积超10612.6亩。
一条条宽阔洁净的公路纵横交错,一片片碧波荡漾的湖面柳影婆娑,一面面寓意深刻的文化墙鲜艳夺目。2014年,我区按照省、市“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精神和要求,围绕“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总体目标,区乡村三级齐抓共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开展城乡“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在“三线三边”月度考核中,持续稳居全市第一。
高位推进见实效
区委区政府把“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及时出台了《宜秀区“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高位推进。
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现场调度。大桥开发区和大桥街道是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是安庆对外的窗口和形象。区委书记李顺琪十分重视大桥开发区和大桥街道的创建工作。2014年8月24日,李顺琪在大桥街道督查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时强调,要充分认识“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三线三边”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加大开展路面保洁工作力度,加强检查督办,对发现的问题迅速整改。要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制定计划,拿出方案,包保领导加大指导督促,确保完成各项整改任务。要积极探索清扫保洁长效机制,巩固前期整治成果。省十三运的水上运动中心落户白泽湖乡。2014年9月17日,区长娄雪松在白泽湖乡督查环境整治工作时强调,省“十三运”是在家门口举办的一件大喜事,作为东道主应该以办喜事的心情打扮好自家的形象,要统筹做好环境的净化、美化、亮化工作,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以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良好面貌迎接省运会的隆重召开。

为了推进大桥开发区创建工作,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指挥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学云坐镇指挥协调,调集挖掘机、卡车80多台,组成5个工作组,每组由大桥开发区2名科干带队跟班作业。区文明办、区城管、区环卫处对全线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现场协调处理问题。仅两天时间,大桥开发区就出动机械车辆200多台班,工人450多人次,清运杂草、建筑垃圾百余吨,完成道路清理12公里,辖区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我区还加大督察督办工作,实施“专查、暗查、联查”的督查考核模式,由区级领导带队,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开展高密度、全覆盖的 “三线三边”环境督查行动,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力争将督查督办工作整合到“三线三边”治理的重点、难点、看点上,做到重难点突出,全面性兼顾。区文明办根据督查结果,及时建立问题整治清单,开展重点区域巡查,实行清单逐项销号制,采用一个问题一个编号,对摸排的问题、整治的效果进行对比,着力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发现问题不及时、梳理问题不全面、解决问题不到位等现象,确保问题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落实“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日通报、督查考核结果通报制度,通过编印三线三边整治简报等形式,及时公布督查考核结果和整治成果。
立体宣传达共识
“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区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形成共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为治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区将宣传发动工作贯穿到“三线三边”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利用一切宣传载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宜秀周刊》和《宜秀有线》等媒体开辟《“三线三边”大家评》专题栏目,《宜秀网》建立专题网页,注重典型引领,敢于“亮丑揭短”,让“三线三边”整治的意义和作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区委宣传部会同区教育局、区妇联积极开展乡村文明风、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组织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乡镇街道还入组入户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将“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写进“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从身边做起,从自家门前屋后扫起。各地还与沿线的企事业单位、经营商户等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群众积极投入到整治活动中来,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区还高度重视文化墙建设工作,打造靓丽“文化墙”传播和滋养精神文明正能量的同时,将文化墙建设做为美化乡村环境的一项有力措施。在文化墙建设中,各地注意凸现地域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地一景”。五横乡在文化墙建设中,突出“舍身报国”的稼先精神。罗岭镇突出“黄梅戏乡”这一主题,在文化健身广场的旁边建设以活泼流畅的七仙女图案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杨桥镇把中国好人曹宗英事迹写上文化墙,引导群众向自己身边的好人学习。白泽湖乡沿着安枞新线建设的文化墙突出“我运动、我健身”这一主色调,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运动色彩。大桥开发区建设工程多,施工围墙长。他们依托这些施工围墙,融入宜秀的山水特色和人文景观,绘制“宜秀山水文化墙”和“宜秀人文文化墙”,让人们了解宜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龙山镇突出“廉政”文化建设,在206国道沿线建设近千米长的廉政文化墙。北部新城作为宜秀政务中心,在文化墙建设中,以“敢为人先、坚韧务实、开放和谐”的宜秀精神作为主要内容,将宜秀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宜秀的现实解读和人文表述,大力倡导、培育、践行。大桥街道叶祠社区、圣埠社区和白泽湖乡黄石村建设了近千米的计生文化墙,运用卡通、漫画、诗歌、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婚育新风,诠释人口计生知识和科普知识。杨桥镇溪安村在文化墙建设中精选 “二十四孝”中的内容,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包融,教育婆媳之间、妯娌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集中清理效果好
我区是安庆城区北大门,“三线三边”治理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各地紧紧抓住“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契机,大造声势, 利用半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集中清理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投身“三线三边”环境治理行动中,对境内的1条国道、3条省道、多条县道进行了重点整治,清理积存垃圾点80处,陈旧垃圾12000多吨。
区直机关结合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以实际行动支持“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2014年3月5日,区委宣传部全体机关干部到罗岭镇凤溪社区对一条水渠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大家用铁锹清理渠道边的垃圾,用手捞起水底的破布、塑料袋等杂物,并将清理出来的各类垃圾抬上垃圾车。随后,又从环卫部门调来3辆垃圾托运车对一处垃圾堆进行清理。短短的2个小时就清运垃圾6车。
大桥街道圣埠社区有一段约1公里的十魏路,是废弃道路,成了偷倒垃圾的场所。2014年6月中旬,大桥街道调用挖土机、推土机、卡车等机械,对十魏路上的垃圾进行了一次持续三四天的集中清理。据大桥街道党委委员王春久介绍,这是对无居民区路段的清理方式,而对于居民区路段,大桥街道在5月份就通过购买服务形式跟专业清洁公司签订协议,每天清除一次,居民区一路还摆上了20多个垃圾桶。
大龙山镇桃元社区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社区道路通行环境,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对辖区长约2.5公里的总桃公路进行拓宽改造,浇灌水泥硬化路面,对道路两旁的违建小围墙进行拆除,为群众打造一个安全、宽敞、整洁的通行环境。
白泽湖乡石塘社区午公坝大桥底下的河沟里堆了多年的垃圾。社区调来了挖机和农用车利用一周时间进行集中清理。村干部和村民带着自家的扫把、铁锹、钳子等配合机械清理。那个星期,大家都是从早上8点干到下午四五点,换上旧衣服,穿靴卷裤腿的,有的人中午和晚上都要洗一次澡,一二十人一起搞那是常有的事。在突击清理后,石塘社区还多次不定期清理,在穿河沟的主干道边装上了拦网。
杨桥镇省道和县道一共28.9公里,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及维护任务较重。4月初,杨桥镇对公路沿线卫生清理采取市场化运作道路清扫、清运、除草等由专业的保洁公司来完成,没有涉及到的路段,由各个村及社区去负责,成效明显。
五横乡和罗岭镇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中,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集镇整治、五虎环乡路拓宽提升、杨新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和绿色长廊等,从沿线、沿路、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入手,以改、拆、建以及垃圾清理、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向纵深延伸,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项治理全覆盖
环卫清扫面达100% 。2014年以来,全区环卫清扫保洁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已由过去的城市建成区,扩大到全区境内6个乡镇(办)的58个村居。城市建成区由康洁、天安、唯佳3家环卫作业中标企业承担清扫保洁工作,各乡镇(街道)58个村居近400公里的主次干道由13家保洁公司承担清扫保洁任务。同时对大的自然村,清扫保洁则延伸到村民组,使环卫工作在全区域范围内开展。同时,根据全市环卫作业方式深化改革的要求,将全区垃圾转运工作推向市场化运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具有相应资质的亚宇公司承担我区垃圾转运工作,按照“村收集、乡集中、区转运”的运行模式,真正实现环卫保洁扫、运、管分离,做到全区垃圾清运面100%、保洁面100%。
按照“三线三边”整治工作目标,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对长年积存的各类垃圾杂物进行清除,对卫生死角展开清扫,对沟渠池塘内堆积漂浮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此外对G206、S228、S426等总计96公里的国、省、县道进行整治,对路肩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了杂草,平整了路肩。据统计,各乡镇(街道)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共出动大型机械300余台次,投入资金近300万元,清除垃圾6000余吨,基本改变了过去城郊结合部、农村脏乱差的面貌。
切实加强控违拆违。建起三级防控网络,在58个村(社区)、1024个村民组、9个居民小区聘请防控信息员、巡查员达1400多名,从被动治理到主动管理,以“发现就查、露头就拆”的高压态势,基本实现辖区违法建设零增长。目前,共查处违法建设5177平米,集中组织拆除3912平方米,制止停建844平方米。同时,加强占道经营整治力度,挨门挨店、逐摊逐位进行宣传,采取说服劝离为主,暂扣处罚为辅的方法,坚持人性管理、文明纠错。
有效开展水域治理。大力整治湖泊、河流等水域,采取生态清淤、活水循环、生态整治等措施,力求达到“水清、活源、岸绿、景美”效果。针对集镇、村庄(社区)的沟渠、当家塘的漂浮物较多现象,定人定责定区域,开展打捞、清淤工作,并加强日常保洁工作,彻底做到无垃圾、无漂浮物、力求展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新面貌。
大力推进旅游景点综合提升。针对辖区内风景区存在的垃圾污水、乱堆乱放等“脏乱差”问题,多次开展专项提升工作,着力维护好田园特色和自然山水风貌,优化接待环境,打造“宜游宜秀”。
完善机制促长效
我区坚持把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作为强化“三线三边”整治的重要保障来抓,积极整合项目资金,采取“区里奖一点、乡镇拿一点、村居筹一点”方式,加大对“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并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吸纳社会力量和资金的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高效率的投入格局。
完善各项管理考核机制。制定了《宜秀区“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宜秀区三线三边环境治理考核办法》,健全区级领导领衔包保沿线沿边机制,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一把手责任制和财政以奖代补机制,严格考核,重奖重罚;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卫生保洁队伍和保洁制度,促使城乡环境卫生常态化、科学化管理。
我区还积极推行“区级领导联系包保”和“区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机制,发挥各乡镇(街道)以及区直部门能动性,开展好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确保整治不留死角。对沿线沿边的乡镇(街道)和部门责任进一步细化“分解”;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整治模式,要求各乡镇(街道)做好辖区内环境治理工作;区直相关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做好相关地块环境治理和管理工作。(文稿:陈秀根 刘炜 图片:江义学 张磊)
上一篇:安庆市“送法律进农民文化乐园”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黄梅村举行
下一篇:2014点赞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