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3月11日安庆日报:宜秀区检察院抓党建听民情促民生民主生活会开在田间地头

日期:2015-03-11 16:06:07   来源:   点击:
      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服务民生?如果说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包括检察工作在内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检察机关除了业务上的积极主动作为,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以外,还能做些什么?3月9日,记者在对宜秀区检察院采访中了解到,该院以党建为抓手,以服务民生为落脚点,在资金上给予扶贫点一定支持,同时协调各有关部门帮助扶贫对象筹集资金、申报项目,为改善民生献计出力。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看真贫,怎么看?对此,宜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庆健的其中一个做法是,党组成员到田间地头开民主生活会。该院党组最近一次在扶贫点开民主生活会是在2月6日,地点是在五横乡的白林村。“在和当地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党组成员对当地面临的困难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在做出民主决策时有了更为现实的依据。”孙庆健认为,因为工作局限性,可能有些干部并不了解农村的现状,“麦子韭菜分不清楚没关系,不了解群众的需求是万万不行的。”
  在对白林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后,该院党组制定出从“山场改造扩建,增加茶园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帮助村级经济发展,扩大特色农业经济规模;水利兴修,帮助凤凰河治理,沟渠清淤整治护砌”三大方面帮扶联系项目的目标,并与当地15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各家各户的情况,研究帮扶计划。“我认为只有真正去看了,和扶贫对象深入交流,才能看到真贫,才能抚真贫。” 孙庆健说。
  孙庆健认为,以党建为抓手直接服务民生建设,既促进党群关系,对干警也是一次党性教育,让他们对困难群众有了更密切的联系,最终也促进了干警的业务水准。因此,这一系列的举动,对于宜秀区检察院来说,一直是常态化的,这在该院长期扶贫点杨桥镇花山村体现的尤为明显。
  2009年原花山村和杨井村合并,并村后,杨井村民因道路年久失修,出行极其不便,2013年,该村两委经研究决定,对杨井至花山长达5公里的村组道路进行全面维修。工程总投资160万元,该村本着村民出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再向区交通部门争取一点的思路,2012年7月,工程正式开工,但因该村基础薄弱,底子差,资金问题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最大的难题,工程面临停工。
  这时来自宜秀区检察院的花山村第一书记张银波发挥了选派干部的特长,回选派单位找到了孙庆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孙庆健带着张银波,在交通、公路等相关部门跑,积极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向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诉说花山村的困难,终于,有关部门被孙庆健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考虑到花山村的实际困难,特批专项资金12万元,直接拨入该村账户,此笔资金的及时注入,有效的缓解了道路资金周转的压力,终于在历时两个月后,全长5公里的混凝土道路全线通车。
  这仅仅是张银波在花山村蹲点的两年间数次“回娘家”求助中的一例。张银波说:“扶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以花山村来说,要有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长期结对帮扶。”宜秀区检察院党组成员以真扶贫的态度,同意了张银波对于长期结对帮扶花山村的提议。也就是说,即便张银波离开花山,宜秀区检察院每年对花山村的扶持、资金倾斜是可持续的、有保证的。
  正因宜秀区检察院对花山村的帮扶成效显著,组织部门将三个贫困村交到了这个区级检察院手中。孙庆健对此的看法是,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单靠区检察院的帮扶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带动帮扶村的发展建设,今后我们会继续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动员社会能量,在资金筹集、政策争取、项目申报等方面,积极地为帮扶村的建设发展出谋发力”。

上一篇:全民义务植树在宜秀区中国秀园开展

下一篇:区委区政府督查组2015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