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迁好故事】敢担攻坚之责 善成为民之事
日期:2015-05-27 12:15:23 来源: 点击:
——区派驻圣埠社区工作组掠影
5月24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致电祝贺区派工作组于5月23日下午全面完成了新河水系整治工程项目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房屋拆除工作,成功拆除了32栋违法建设。。
在这些被拆除房屋中居住的大多是无业闲散人员,情况复杂,给新河水系工程整治项目的拆迁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自新河水系整治工程项目征迁工作启动以来,区派工作组进驻圣埠社区,不断发扬“拼”的精神,始终保持“干”的状态,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对照征迁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挂图作战,靠前指挥,每日早中晚三次召开征迁协调会,及时总结征迁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分析梳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分类制定计划,强力推进,逐一解决,忙而不乱,忙而有序,按计划扎实有序完成征迁工作。
镜头一:“失 联”
区政法委副书记金新是该工作组的组长。一天夜里,他一个人到一户传说中的“楼长”家做工作,为了节约时间,他抄小路走过去。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陷入极度疲劳状态,再加上天黑路滑,金新一不小心滑入了一条水沟中,全身湿透,手机也“洗了个澡”。为了不影响拆迁进度,金新完全没在意这些,径直走到拆迁户家中走访动员。
一个小时过去了,该工作组的其他成员急得团团转,金书记“失联”啦,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家马上到拆迁群众家中挨家挨户的找,结果在7号楼的一户家中找到了金新。他和“楼长”竟然在热聊,金新说:“既然我们都穿同一条裤子了,以后就是一家人啦,兄弟!” “楼长”立马站起来说:“金书记,你放心,我搬,我立马搬。”后来“楼长”不仅自己主动搬迁,还动员楼上楼下的人到工作组签拆迁协议。工作组的成员事后开玩笑说:“不愧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兄弟。”
镜头二:“老黄牛”睡着了
区农业局党委委员柯尚久也是该工作组的一名成员,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工作起来就像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夜以继日地埋头在苦干着。时间久了,“老黄牛”就成为柯尚久的新外号。柯尚久自进入工作组以来,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让他都没时间去打理自己的头发,他打趣自己说:“再不去理理发,都快成孬子了!”
“喂,喂····你醒醒,嗯,完了,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司机老王听到理发师的喊叫声,立马冲到屋里凑近“老黄牛”听了听,笑着向理发师摆摆手,说“没事,睡着了,还打鼾呢。”原来是老柯最近工作太累了,一不小心睡着了。
镜头三: 骗 子
“妈,你那里有一套房子空闲吧?我们这有一户被拆迁群众,暂时找不到房子,没地方住,我想把咱们家那套空闲的房子给她住。”5月19日晚上,大桥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何承海急匆匆地来到自己的丈母娘家。看到已经多日没有登门的女婿,丈母娘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还没等屁股坐热,喝上一口水,本想和女婿好好聊聊家常的丈母娘,却被何承海突然冒出的一句话听傻了眼。看着眼前这个因工作变得黝黑又疲惫的女婿,丈母娘是又气又恨,但还是把房屋的钥匙交给了何承海,说:“小何,你原来‘骗’了我的女儿,现在又来‘骗’了我的房子,我看你下次还打算骗什么?”
镜头四:不称职的人
“妈,你自己好好保重啊,我过段时间看你···”
工作组人员惊奇地发现,每天傍晚6:30左右,龙开颜都要打一会电话,左叮咛右嘱咐,生怕遗漏了什么。细问才得知,龙开颜在家中是独生子,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一个人在乡下生活,刚到工作组没多久,母亲不慎摔倒,生活上无法自理。由于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看到队员们都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的工作,龙开颜不好意思向组织请假,只好请家门口的亲朋帮忙照料老母亲。他也仅仅利用一点晚饭时间,匆匆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除了老母亲之外,他还有一个马上就要高考的女儿,妻子晚上要出去上班,没时间陪女儿,也只能打电话督促女儿学习。面对家人,龙开颜心中有许多愧疚,“我是不称职的儿子、不称职的父亲”。
镜头五:出证明
“何局长,你怎么不回去啊?”
“嗯!我有点怕回家。”
由于当天征迁任务完成的早,工作组成员们都高兴坏了,工作这么长时间了,终于可以早一点回去了,大家都忙着收拾准备回去。唯独看到区文广新局副局长何反修一个人愁眉苦脸的,坐着不动。一问得知,何反修的妻子生病多日,由于工作忙一直没回去看望,妻子有点不悦,他不敢回去。大伙一听,起哄说:“何局长,没关系,我们给你出证明,证明你在工作。”
一滴汗水就是浪花一朵;一个身影就是丰碑一座。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广大征迁一线工作人员身上“拼”的精神、“干”的状态,不畏艰难、善做善成的拼搏勇气,彰显着“敢为人先、坚韧务实、开放和谐”的宜秀精神。 陈秀根 李晶云
上一篇:我区选手在全市“残健携手 共奔小康”演讲比赛中喜获二等奖
下一篇:【征迁在一线】蛮拼精神让意想不到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