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白泽湖乡:无臂青年的冠军梦

日期:2015-07-23 15:58:33   来源:   点击:
      初见潘云进,是在离他家不远的乡间小道上,他刚刚帮邻居修电脑回来。见记者一行人来,远远地,他就开始打招呼,脸上的笑容像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众人,那笑容似乎可以让人自动忽略掉他那两只空荡荡的衣袖。
       潘云进,1990年1月出生在宜秀区白泽湖乡石塘社区的一户普通家庭。在这充满亲情的家庭里,潘云进度过了一段幸福而温暖的时光。但一切的美好,都在2003年的一天发生了改变。当时只有12岁的潘云进在一台废弃的变压器旁玩耍,谁料变压器突然漏电,潘云进双手被严重电击,被急送到医院后,肘关节以下部位被迫全部截肢。
       出院后,潘云进整天待在家里,不说话,不出门,性格变得异常敏感和自卑。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愿看见那个天真灿烂的孩子日益沉沦。于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开始搜集各种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慢慢地讲给潘云进听,一点一点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潘云进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也重新走进了校园。但今后的人生道路在哪里,潘云进的心里也打着鼓。
       2006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潘云进被发现因体能强,跑得快,于是被推荐参加安徽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赛前,从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潘云进,格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暗下决心:向命运宣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重新寻求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是这种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一次次驱使着潘云进不断前行。他知道,自己基础差、经验少,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天未亮时,他已经第一个在跑道上健步如飞;夜幕降临,他是最后一个离开赛场的人。每天训练结束后,他的双腿都酸痛得难以行走,钻心的疼痛让他彻夜难眠。有人劝他,健全的人都受不了这样的苦,你何必还要坚持呢?但潘云进没有低头、没有放弃,因为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没有双手,可我有双腿,我可以比健全人跑得更快更好!
       最终在那场运动会上,潘云进在100米、200米短跑项目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潘云进相继参加了多场体育比赛。当脚步准备好,一声令下,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全速前进,任由风声在耳边划过。他说,他喜欢那种感觉。
        2013年,通过区、乡残联的积极推荐,潘云进被安排到蚌埠市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尽管训练特别艰苦枯燥,潘云进却从不埋怨,从不叫苦,而是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这个时候,潘云进找到了人生方向,爱上了这份特殊的职业,同时也种下了“冠军梦”的种子。异常艰苦的训练,让潘云进的赛跑水平突飞猛进,而坚忍不拔的性格,更让潘云进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他的速度越来越快,迅速跻身全省一流水平。2014年5月潘云进被选拔参加了北京全国锦标赛,尽管当时伤病在身,他依然取得了200米短跑第四名的成绩。潘云进并没有知足,而是凭着一种不服输的劲儿,不断加大训练强度,整天在赛道上疾驰飞奔,挥汗如雨。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4年10月,潘云进的脚步跑进了安徽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赛场上,他奋力拼搏、勇敢前行,向自己的冠军梦发起了最后的冲刺,最终他获得了100米短跑冠军,200米短跑冠军,400米短跑亚军的突出成绩。站在领奖台上,望着胸前的金牌,潘云进真正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就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世界。跑步让他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他享受着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荣耀,更在艰苦的训练中砥砺着意志,体味着人生。
       光环下是淡定。潘云进并未停止自己奔跑的步伐。“其实,我并不在乎有没有得到金牌,我在乎的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实现了自己的冠军梦。我要继续用自己健全的双腿,让自己残缺的人生变得圆满”潘云进自信满满地说。

     (朱顺琴 陶效敏)

上一篇:杨桥镇以实际行动扬清风树正气

下一篇:我区多措并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