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美好的岁月】庆祝宜秀建区十周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登——《听“老郊区”说事》

日期:2015-07-29 15:11:21   来源:   点击:

听“老郊区”说事

 

作者:杨桥镇 曹金如

此作品获庆祝宜秀区建区十周年“美好的岁月”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

 

  舅母去年70周岁。身子硬朗,平时种菜养鸡,生活很是惬意。一天她来单位找我,言谈之中有嗔怪我的意思。说什么“郊区政府”明明在华中路,她多次寻找怎么就没找着?我笑舅母是不是老糊涂了,舅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我对舅母说,“郊区政府”搬迁都快10年了,“现在叫宜秀区人民政府!”“地址在北部新城,往怀宁的那个方向。”舅母用诧异的眼神望着我,接着从一塑料袋里拿出身份证和户口簿说是要我尽快到“郊区民政局”给她办张老年乘车卡。就见舅母嘴里不停地说:“没想到,老了连坐车都不要钱”。

  “郊区”对舅母来说是个提神的字眼。她清楚地记得“郊区”是1980年成立的。她说,当年大儿子文喜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文喜聪明,辍学全是为生活所迫,因为那时正闹儿女荒。就这样,一个年仅14、5岁的孩子一天竟瞒着父母只身来到“郊区”华中路打零工,有些不近人情。但儿子很励志,很快便在兴隆化工厂站稳了脚跟,且成为了该厂的中坚力量。不仅如此,几年之后,儿子成了城里人,还在城里成家了,他的家就住在龙狮桥头……说这些的时候,舅母脸上漾着幸福的春光。

  一位退休多年的副镇长,也是我的邻居。每每回家,这位镇长大人便缠着要我陪他打“拖拉机”。都年近七旬的人了,仍不辍劳作,平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他坦陈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在“郊区”工作时养成的。他说他有次酒多之后失态,受到领导的不点名批评,从此他与酒“绝缘”。即便是现在,他仍滴酒不沾。他说他曾在众人面前发过誓,终生不食言。他任副镇长时曾分管农林水,多年来在他手里没开过一张人情单,相反他会按政策让农民利益最大化,他说:“这就是公仆形象。”

  一次应邀到某小学作书法讲座,其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原乡镇教委主任也在座。那阵子学校正在准备省均衡教育发展验收之事,这下老主任来了精神。他说:“迎检要有底气。”当年“郊区”“普九”达标验收时我们可是领了军令状的。这是项前无古人的福祉工程,那些日子为达标的事我们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千方百计百计千方想对策,力争为“郊区”跻身国家基础教育先进县作贡献。正因为上下戮力同心,“郊区”“普九”率先达标,从而圆了“郊区”人的普九梦。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在某垂钓地遇见几位分别从不同岗位离退下来的“老郊区”,就见他们个个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闲聊间,话题涉及“晚节不保”上来。甲说他大学时的一位同学,曾在某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拥有相当大的土地审批权,从政的这些年他也着实“捞”了一把。如期退休后,居然东窗事发。

  乙是一位从公安系统退下来的老领导。他说80年代后期盛行商品粮户口,仅此一项,若是钻国家空子,就能从中牟取暴利。他曾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同事执法犯法,锒铛入狱。

  丙曾历任过区教育局长,中学校长。可现在还住在一幢不足100平米的小楼房里。提及“贿赂”他深有感触。他说当年就有包工头主动找上门提出给他装修房子,也有人提出送他一套商品房,但必须把某工程让于他做。而这些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酒席桌上,他们肆行恣意地喝酒,大快朵颐地吃肉,点评人生,幽默风趣。

  提到人生,他们每人都说了一句经典的话,甲说“吃得下去”,乙说“睡得安稳”,丙说“笑得出来”。余谓之“三句话人生”。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吃得下,意味着你的胃口好,“牙好,胃口就好”,吃得了,消化得了,肠胃健康,还有什么比得上身体呢?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这句俗话其实也折射出为人的本质来。你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你没有来路不明的财产,当然也就心安理得地睡安稳觉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那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欢乐。要是每天都无忧无虑,笑口常开,那就意味着你是在真正地过日子。其实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你心态平和,能从容应对一切,不作强颜欢笑,不仰承鼻息,不战战兢兢,而是对一切都充满着自信,那你的笑当然是会心天然的了。

  吴先生可谓“老郊区”了。他曾用笔墨丹青描绘着“郊区”辉煌的历史。“宜秀”更让他梦笔生花。近日他苦心孤诣,欣然作《宜秀赋》并以此作为献给宜秀区成立10周年的大礼,赋曰:

天地万物,阴阳互生;龙凤呈祥,图腾扶摇。安庆宜秀居皖江北岸,得大龙山麓仁厚,汲“三湖”水乡智灵;阴阳合德,藏风聚气。古风云“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龙山凤水,形胜使然,乃九州风水之胜境,一方经略由此发端。

  宜秀之宜,谓“宜居、宜商、宜游”大势化境。龙脉开阖,山明水丽;负阴抱阳,精气聚敛。龙山大小,相伴南北起伏,形胜如蟒,惟独不类他山;花山高低,相形东西蜿蜒,气势如虹,且与龙山并峙。山得水而活,水觐山而甦。大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破罡湖,西邻石门湖,南濒长江,北连鲍冲湖、菜子湖,形天然风水之布局。兼有古皖余韵流芳。溪桥悬月,梵音绕山,圆照寺、源浦禅寺、中方寺、华藏玄门、千佛塔……八百年罗汉松、石佛、摩崖石刻、灵山石树、蓬莱三岛,引四隅之佳游,入佛禅之妙境。唯此自然人文,或家居、或事商、或游连,不亦快哉。

  宜秀之厚,厚在历史,渊源惠泽。察其史韵,何其重也!远溯新石器之时,张四墩已为聚地。观其文脉,何其远哉!铁砚山房翰墨香。白鹿山上萦紫气,陈家破屋闪瑞光;龙状元书声今犹闻,白鹿山前追思默想,严凤英故里黄梅曲调飞扬。千年以降,史书农耕,人文荟萃。百年世变,前卫理论发人深省,惊天动地;清新文风雅韵别致,激越舒情。堪称厚重丰赡。复观历史之宜秀,人文双运,辈出英杰,陈独秀、邓石如、邓稼先、严凤英、萧谦中等等,人中龙凤,彪炳华夏,彰显宜秀蕴藉。

  宜秀之新,新在建设。北都新城依山而筑,建设高标准,规模而适中,呈林泉之生态,现都市之雏形。多所高校相邻,文脉融畅,园区成片,白凤来栖,科技工作冠全国堪作龙头。基础教育,再添凤翼,重科学而业显,知政通而民悦。今日宜秀,龙凤之地超拔而起焉,经济腾飞若日而升焉,民生提升而高焉,百姓鼓舞而乐焉。是谓和谐。

  宜秀之美,美在灵气孕育,一如四季风物,得天独厚。宜秀汉子,龙形之相;宜秀女子,水般清丽。宜秀四时易景,自成气象,春日花艳,夏季风悠,秋熟韵远,冬至温和。此乃龙山凤水之福地也。

  壮哉!宜秀。安庆北门户,皖江后花园。天地人和,山水同伦,精气骈臻,文明滥觴。风生水起,龙凤齐鸣,续著盛世华章!

 

上一篇:“家长学校,让社区服务更亲民

下一篇:【美好的岁月】庆祝宜秀建区十周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登——《我眼中的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