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坚持过程考核和日常进度考核并重 确保10月底全面完成27项民生工程

日期:2015-08-26 12:59:53   来源:   点击:
     改善民生是发展目的所在,也是加快发展的引擎。今年以来,我区始终把民生工程建设摆上突出位置,集中财力,凝聚人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区政府领导包保乡镇(街道)责任制和四级督查体系,建立区政府领导约谈制度和月通报制度,坚持过程考核和日常进度考核并重,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确保民生工程争先进位,确保10月底全面完成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今年27项民生工程各级支出投入资金约2.14亿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3290.26万元,已于6月份全额配套到位。截止7月底,各级已到位资金1.46亿元 ,已拨付资金1.46亿元,资金拨付率100%。
    “学有所教”让城乡教育发展更均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继续得到落实,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80人, 48万元资金已拨付到位。   
    “病有所医”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序推进;区新农合在7月份已经兑付大病保险经费60.50万元;1- 7月救助大病住院1289人次,支出救助资金  167.9328万元;门诊救助578人次,支出救助资金5.3655万元;1-7月份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1995万人次,补偿金额5512.1.8万元;免费婚检人数883对,完成率84.1%,对区内941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了补助,完成率94.1%;发放残疾人救助资金133.44万元,完成13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工作,完成22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完成24名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城乡居民普遍享受快捷、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小病在门诊、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保健不出门”。   
    “老有所养”让晚年生活保障更得力。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自筹多措并举,老年人、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目前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96万人;适当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加快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1-7月累计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257.8875万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农村社区;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制度全面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 1-7月,47个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投入使用,占全区58个村(居)的81%,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制度全面建立,13家养老机构购买了综合责任险;向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发放扶助金,2015年奖扶对象(含扩面)1372人,已于7月初完成打卡;   
    “住有所居”帮困难群众实现住房梦。800户危房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完工户数达760户,有效解决了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   
    “劳有所得”使群众就业创业更稳定。按照“五个优先”的原则,即帮扶政策优先出台、用工信息优先发布、重点对象优先帮扶、急需人才优先培训、“零就业”家庭优先就业,着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保障困难群众、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稳定就业。目前已完成就业技能培训人数 41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5%;培训合格率100%,取得专项能力证书人数419人达到100%,大力推进就业扶持工程,今年提供43 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105个,完成目标任务105%。 
     “农有所增”促基础条件更完善。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种植业承保104915.2亩,特色水产保险承保1005亩;投入专项资金2207.7万元、整合涉农资金522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3040万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的4个中心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小型泵站更新改造854千瓦,小型水闸加固14座,中小灌区1处1.5万亩,塘坝清淤扩挖104口,河沟清淤20条,末级渠系0.7万亩,小水库除险加固4座;投资546万元解决0.96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和0.2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工以往年度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续建项目1座,3新建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1个即将完成,另一项目已完成了方案设计、施工图评审,进入招投标程序;开工建设 40个财政奖补项目,完成35个项目的实施验收工作,项目实施单位涵盖40个村(居),覆盖全区70%的村(居),受益人口12.6万人,涉及全区88.7%的农业人口,项目总投资902.8万元;1- 7月累计及时、足额打卡发放农村低保金643.987万元。不仅如此,我区还积极建立区级领导和“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孤儿制度,从生活、学习、精神等各个方面关心帮助孤儿健康成长,1-7月累计发放资金16.38万元;基本建立起平台式、网格化、综合性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 保障救助对象生活、教育矫治、返乡、临时安置等救助需求,加强源头预防,实现城乡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1-7月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8人次,救助金额7.48万元;今年共有1个区级图书馆、1 个文化馆和6个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形成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乡镇街道文化站为骨干,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公共文化免费服务三级网络;今年共有23个行政村的信息共享工程维护、农家书屋更新维护,体育活动已开展110场,完成率80%。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实施,使民生效益不断凸显,让广大群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佳居、劳有丰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王奇素 方 华)
 
 

上一篇:大龙山镇重拳整治消防安全隐患

下一篇:朱学云到罗岭镇调研招商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