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宜游宜秀建设渐入佳境
日期:2015-11-05 14:04:57 来源: 点击:
随着宜秀区第二届河蟹节、徽姑娘农家乐厨艺大比拼、余湾柑橘采摘季等精彩活动的相继推出,宜游宜秀建设渐入佳境,成效日益凸显,近郊休闲体验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去年来,宜秀区紧紧按照“宜游宜秀”战略部署要求,抢抓机遇,出台政策、整合资源、培育主体,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对接市场需求,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淘汰传统农业品种,遴选高效园艺、特色水产和生态林业等污染小、前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项目申报,同时与“宜游宜秀”建设、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加快“特色引领、农旅结合”步伐,全区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精品成串、基地成片、生态成带的发展态势。
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宜秀区从财政上不断增加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补助、奖励政策。出台了《宜秀区促进都市农业发展若干意见》,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促进都市农业发展,每年整合涉农资金近300万元支持美好乡村产业发展。两年来,积极争取农业“5211”工程奖补资金近600万元,百余家新型经营主体获益。不仅如此还开展各类节庆活动扩大知名度,促进五横杨梅、龙山梨花、黄梅葡萄、余湾柑橘、花园莲藕、杨亭野茶等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该区依托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色农业基地,成功举办“大龙山梨花节”、“中国秀园•郁金香花展” 、“杨梅采摘节”、“杨桥农家乐美食街”、 “罗岭葡萄采摘节”、 “双山湖•河蟹节”、“菜子湖湿地观鸟节”、“宜秀绿色农产品年货会”等节会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近30多万人/次。
在全市率先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累计流转耕地4.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在流转的土地中,有98%以上的项目达到了50亩以上的规模化经营标准,既优化了农业结构,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在家门口农业庄园打工人均年收入2-3万元。全区农业发展正逐步实现由过去的家庭式零散的苗木培育、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向集体种植、优质种植、休闲观光、增收增效于一体的多功能方向发展。全区已建成休闲垂钓、果品采摘、苗木花卉观赏、农耕体验、农家乐餐饮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90多处,农业庄园 60 多家。宜秀秀美山水和休闲农业的有机结合,使宜秀区成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截止10月底,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到154家,专业合作组织57家,家庭农场55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10家,全区4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年经营收入达到47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产业优势明显, 食品加工业总产值33亿元,打造了中国(安庆)食品工业城国字号品牌。“皖江”牌大闸蟹、“杨亭野茶”、“石塘湖”牌黄颡鱼等30多个农产品取得商标注册,“金隆园”商标获批省级驰名商标。在全市224个“5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宜秀区有18个,主要涉及高效园艺、特色水产基地、高效生态林地等,总投资近11亿元。双山湖现代渔业示范园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其自主研发的杂交鮊鱼良种选育与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已通过省科技厅鉴定,并被专家组一致评为国内领先水平。“稻虾共生”综合种养示范推广项目在大龙山、杨桥和罗岭三个乡镇共种养1000亩,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刚刚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考察评估。
(方华 曾凡亮)
上一篇:大龙山镇中心社区:整治与宣讲并重 促进文明创建凸显成效
下一篇: 宜秀区广电局获评2014年度安庆市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