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横乡“美丽乡村V2.0”走向和谐之美
日期:2016-01-25 08:28:23 来源: 点击:
美丽乡村,既要村庄美,更要村民富、乡风好。近年来,五横乡坚持“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增长潜力,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V2.0”,村庄面貌显著改观,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美在生态宜居。迤逦的田园风光与洁净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点。去年以来,该乡坚持“既要面子,更要里子”的理念,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覆盖进度,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纵向延伸,清淤与护砌当家塘62口,拆除旱厕104个,配置垃圾桶227个。同时,把解决村级公共服务这一“里子”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农村环卫体制市场化成果,建立健全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难题。并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5个,实现乡村便民服务全覆盖。与此同时,完成通组与通户道路28公里,完成18个村民组户户通道路工程,曰公社区在全区率先完成村组道路全覆盖,一举改变了该乡道路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身泥的境况。
美在兴业富民。该乡以“宜秀宜游”发展为契机,围绕茶叶、杨梅、桂花等特色产业,盘活乡村的青山、绿水、田园等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变“输血”为“造血”,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杨亭村、曰公社区、白林村的有机茶叶稳产增收,春茶产量突破万斤,实现产值近50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世世代代种田为生的农民,也开始试着“经营”村庄,他们利用自家庭院、菜园、花圃、农田等农业景观和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积极融入乡村旅游,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赏农家景、觅农家情、购农家品,农村一三产业携手并进,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美在丹青溢彩。该乡素有文化之乡、书画之乡的美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有名扬四海的邓石如、邓以蛰等文化先驱,更有许许多多为文化事业前仆后继的淳朴乡民。近年来,该乡组织当地农民书画家先后绘制了800余平方米的文化墙,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宣传党的政策、农业科技、尊孝礼道、计划生育、安全防范、法律法规等,目前基本实现“有墙就有画”。特别是“墨缘五横”——第一届中国(安庆)邓石如书画节的成功举办,以及吴国亭美术馆和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写生基地的成功落户塑造了该乡文化的新亮点、艺术的新名片,也为群众文化生活和区域文化交流打造了一个的重要平台。
美在乡风文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红线。2015年以来,该乡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落实“文明示范户”评选制度,深入开展“美丽庭院、美好家庭”创建、“好家风,幸福一家人”讲故事比赛、“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系列活动共计74场次,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道德热情,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同时,该乡积极适应“微时代”的要求,运用“互联网+”,通过“微五横”微信公众平台,评身边好人,讲好人好事,揭坏人坏事,具体生动地宣传核心价值观。
从“三线三边”到“四治两提升”,从环境整治到村庄美化,从美在生态到美在文明风尚……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打造美丽乡村组合拳的深入实施,五横乡农民的文明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农村面貌正从“景美”走向“人美”,从“自然之美”走向“和谐之美”。(曹昭律) |
上一篇:宜秀区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下一篇:区纪委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