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安徽日报:候鸟天堂的守夜人
日期:2016-03-15 10:16:23 来源:宜秀政府网 点击:
3月7日午后,在安庆市菜子湖边一个四合院里,时不时传来鸟儿的叫声。一间用铁丝网围起来的鸟舍里,几十只大雁和野鸭正在水池中嬉戏。
“这是协会的候鸟医院和收容中心。只要发现受伤不能活动的鸟,我们都会运回来救治。等伤好了,再放回大自然。”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协会理事长王三益告诉记者。自从收容站建起来,他每天晚上都会住在办公室,陪伴这些来自远方的“朋友”。
王三益是一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和老村干。在担任村干部时,他就开始菜子湖湿地和候鸟的保护;退休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中。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王三益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社会上的不理解。有人说他是吃饱了没事干,多此一举;更有人因为利益受损而谩骂甚至威胁他。 “我不会放弃,菜子湖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也是候鸟的家园。年轻时,大量的候鸟在这里自由飞翔,人与候鸟和谐相处。如今,生态环境不如从前,鸟儿数量越来越少。如不及时保护,人类也会面临同样的生存危机。 ”王三益说。
组建候鸟保护协会;发动村民组建“护鸟志愿巡逻队”;发起并协助举办菜子湖“观鸟节”;投资建设湿地科普馆和候鸟观测设施……除了依托政府资助和少量社会捐助外,王三益在湿地和候鸟保护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年底,他又自己出资购置一台“无人机”,用于候鸟观测和护鸟巡逻。
“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奔波,一点都不觉得苦。 ”王三益说。如今,在菜子湖湿地越冬的候鸟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到2000只,增加到近10万余只。更可喜的是,保护湿地和候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协会会员由本镇周边不到100人,发展到湖区周边的桐城、枞阳等市县300多人。近年来,王三益先后获评“安徽好人”“安徽省十佳环保人士”和“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等多项荣誉。
“菜子湖就是我的岗位,候鸟就是我的伙伴。我的办公室就在菜子湖边,也正好是候鸟迁徙的路线。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作为一个‘守夜人’,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三益说。(本报记者 胡劲松 本报通讯员 方华)
上一篇:娄雪松赴深圳考察企业
下一篇:娄雪松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