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党群同心保圩堤

日期:2016-07-08 09:58:57   来源:   点击:
  连日暴雨如注,石塘湖、破罡湖、菜子湖、石门湖等几大内湖水位均持续上涨,面对洪水,宜秀区6个乡镇办陷入抗洪苦战,宜秀水情告急。7月6日,记者先后来到抢险一线。这几日,各大圩堤上抢险队装土扛包、加固堵漏……保堤,根本上保的是群众。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同时,群众的积极参与也在抗洪一线筑起了坚强大堤。
 
装土打包 加固堵漏
 
  上午10点,雨还在继续下,外环北路白泽湖西段两侧田地已成水泽。在白泽湖乡石塘社区小圩组跃进圩上,抢险队员们穿着雨衣胶靴正在装土搭围堰堵管涌。“铲点散土,一、二、三!”区城管局四中队员们和乡村干部吃力扛起土包。
  “昨天在龙华村破罡湖圩上抢险,今天又来到跃进圩,早上搭围堰已经用了五六十包土了。”队员杨贤权说。在不远处,一处孔洞冒出的水被围堰拦住。跃进圩内,数十间民房已经被水淹了有1米深。
  石塘社居委书记张银生告诉记者:“这处管涌是昨天下午出现的,从昨天下午就开始堵了。跃进圩外边就是石塘湖,保着2000多亩田地,现在圩两边水位差有半米了。”
  张银生说,石塘社区有黄花圩和跃进圩两个圩堤,总长大约15公里,近5天暴雨使得目前已出现多处漫溢、管涌及滑坡。对于漫溢,采用土包加固并排水解困,而滑坡则必须打桩垒土包。像这样的管涌,不能直接堵,要用土包“养水”来解决。
  10点30分,石塘社区马庄组黄花圩上,村民马宏宝拿着铁锹正在铲土,100多个已经装好的土包列在一边,大堤险情一触即发。
  “3号黄花圩出现了20米长的滑坡,水马上往里淌,我们当天连夜加固好。这水一进来,整个村都没了,700多人都要遭难了!”马宏宝说,“这两天,我们主要在继续加固黄花圩,在低洼地加土包,24小时值班巡逻。”
  杨桥镇螺山村位于破罡湖,由大小50多个小山包组成,四面环水,破罡湖水位上涨,螺山村水情严峻。7月5日上午,暴雨如注,螺山村大联圩堤坝一段出现即将漫溢险情,杨桥镇迅速从各村抽调80余人投入抢险。装沙袋、扛沙包、砸木桩……经过长达6小时的紧急抢险,险情得到初步控制。
  “然而,昨天下午又出现了7处险情,5处漫溢、2处滑坡。到凌晨4点半,险情基本排除,但又出现了一处断面下沉,最大裂缝15厘米,到现在还有两处堤段在继续加固。”村书记张兵说,“6个圩有一个前天破了,现在都面临着漫溢危险。”
 
保卫群众 依靠群众
 
  上午记者采访时,石塘社区小圩组民房虽然已浸水1米,但被淹户都已提前转移。
  白泽湖乡党委委员方明华说,这48户已经转移安置,现在全乡有7个安置点,基本上一村一个,安置户数每天都在变动。
  受淹严重的螺山村,在螺山小学灾民安置点,记者赶到时正值午饭时间,灾民在吃着午饭。螺山村及破罡湖社区共有540人被陆续提前转移,有120人安置在这里,其余安置在敬老院及投靠亲友。
  保堤,根本上保的是群众,同时,群众的积极参与也在抗洪一线筑起了坚强大堤。
  下午1点45分,在罗岭镇黄梅村吴老屋组的一处“码头”,十几个村民穿着救生衣正在等船。64岁的村民汪荣杰告诉记者,前方的牛颈子水泥路被淹了,他们现在要到菜子湖边的跃进圩去抢险,只能坐船过去。
  记者跟随着乘坐机船,6分钟后,在一片水流湍急的水域下了船,脚下便是牛颈子路的那一端,7月2日,菜子湖决堤的水已经漫到这里的罗河圩,淹没了200多亩水稻田。摸着20厘米深的水,再步行1公里,就到了跃进圩堤。
  镇林业站长程乐寿告诉记者,自从对面练潭圩决堤后,跃进圩上防汛抢险人员的车子都回不去了。
  他们是林春村村民,下午2点左右记者到达跃进圩时,值守的10多个村民正在装土填充一个直径1米深的塌陷坑洞。
  “这边5000多亩原来都是田,现在全成湖了。菜子湖水位已经涨到17.5米,圩堤险情点出现了十几处,这个塌陷就是今天中午出现的。”林春村书记章根深说。
  3.7公里的跃进圩,受益的有林春、黄梅、花园等8个村,各村村民分布在大堤的各个点抢险,每天自发前来保堤的村民达200多人。
  龙其才和龙腾父子俩,从7月1日起连续5天冲在一线抢险,父亲龙其才还开面包车接送大家,家里的小店关了门,一心投入防汛,儿子龙腾特地从外地打工回来。
  村民杨有福说,他们都是自愿过来保卫家园,一天都在做事,上个月28号连续大雨之后,从7月1日险情出现他们开始高位运转,现在每天也是险情不断。
  此时,花园村20多人的村民队伍也来了,路过时大家相互问候,相互鼓励。
 
党员冲锋 干部陷阵
 
  上午11时许,记者在螺山小学安置点见到张兵时,他已经5晚没有睡觉,满脸胡渣,一脸憔悴,穿着皮裤,刚从前线回来。
  他挂职螺山及破罡湖两个村社区书记,防汛任务异常艰巨。螺山村及破罡湖社区有特殊的地理,村民水域养殖面积共3000多亩,张兵也有500亩。因为无暇顾及家中的鱼塘,能抗16点水位的塘埂在两三天前也被漫溢,损失付之东流。
  今年5月初,张兵因腰突、颈椎病住院,疗程还没做完,出院手续还没办,6月底他就出院来到抗洪一线。因水边潮气湿重,他的颈椎常常痛得无法忍受。
  在大龙山镇永林社区石门湖北畔的农场大圩,党员干部及群众抢险队经历了从保圩到不得不破圩的转变,党员方世根等人舍小家保大家的大义之举感动大圩。
  7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圩时,两边水面因破堤流通已经齐平。从7月1日晚,保大圩行动就开始了。然而,7月5日早上9点,大堤上出现了一处直径1米的管涌,洪水像瀑布一样从四五米高的上方冲下来,然而下方正是中石化3根运油管线,一旦冲断管道,后果不堪设想。
  大圩内有方世根等6人承包的2000多亩水域,方世根个人就养殖了1400亩的螃蟹。在现场区防指及水利专家提出建议后,在危急关头,方世根等人放弃了个人利益。10点半,挖土机开始挖大堤,至6日零点,圩堤两侧水面齐平。挽救了这一湖清澈的水,而方世根的个人损失超过了500万元。
  6月30日以来,白泽湖乡境内持续强降雨,龙华村位于该乡最北端,地势低洼,强降雨使全村农田、道路、房屋被毁严重。
  暴雨以来,龙华村第一书记查国庆披着雨衣,跑在村里各个圩口、道路一线,排查险情。7月3日下午,当走在双叉圩的时候,查国庆发现离圩堤约30米处有一个管涌点,最大出水直径约15cm,他立即打电话通知村里应急分队赶来现场,经过2小时的紧急抢救,他们成功将险情控制。
  因暴雨受淹的薛咀组、杨圩组村民组道路影响着4个村民组近500人的出行,水深达1米。发现问题后,查国庆和乡里对接,商讨对策。就在决定采取用就地填土加高的方法恢复道路畅通时,却找不到挖土机师傅。
  “雨太大了,这个肯定要等到雨停了才能作业,这个活儿我接不了……”风雨中,打了多少个电话,查国庆收到的都是拒绝的答复。“水淹得路没办法走,这条路肯定是要快速恢复的!”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村组道路恢复工作启动了,历经17个小时约200米长的村组道路恢复畅通。(方华 肖琪)

上一篇:抗洪救灾献爱心,民营企业在行动

下一篇:王静到石塘湖渔业公司指导防汛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