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安庆广播头条播出:宜秀区 临时党支部 筑起防汛一线坚强堡垒
日期:2016-07-15 10:36:51 来源: 点击:
——宜秀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防汛抗灾纪实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宜秀区把临时党支部建在长江大堤和内圩圩口上、建在转移群众安置点上、建在抢险突击队之中,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投入抗洪救灾工作。目前该区已经建立20多个防汛救灾临时党支部。
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宜秀区各级党组织扛起责任、不辱使命,认真调度、全力部署,广大党员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灾中,当先进、做表率;面对严重灾情,他们以实际行动做出了无悔的抉择。杨桥镇螺山大联圩属破罡湖水系,在圩堤危急之时,作为杨桥镇螺山村破罡湖社区书记和分指成员的张兵,不顾自家500亩鱼塘破堤,带领乡亲们坚守圩堤八天八夜,终于保住了村里的3600亩农田。7月5号,长江安庆站水位达17.30米,与长江相通的石门湖水位同步上涨,与农场圩相连的堤坝随时可能漫堤。党员方世根和农场圩内的其他经营户们,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破堤引流,让洪水倾泻进圩内自家的稻田、苗圃和养殖场。险情解除,而方世根的个人损失就超过了500万元。他说,钱没了,我可以再赚,但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家。7月上旬的强降雨导致罗岭镇万亩跃进圩内外受困。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孤圩”上,活跃着一支由80人组成的抗洪抢险党员民兵营,他们日夜守护这这片“孤圩”,守护着群众的安危,将困难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群众,在“孤圩”上树起了冲不垮的党旗。7月4号上午,宜秀区白泽湖乡抢险应急分队和武警官兵在区江堤分指指挥下,迅速处置安广江堤梅林隔堤M0+450处管涌险情。截至7月14日,该区累计成功处置各类险情70多起。
该区在全力做好内圩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同时,于7月3日迅急集结干部、民工506人奔赴22.81km的安广江堤宜秀区防守段,在江堤分指设立临时党委,下设4个临时党支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江堤防守责任段设置24个值守点,安排698人值守,采取24小时不间断巡查,每两个小时一班,全线展开巡逻查险。为确保长江大堤宜秀防守段万无一失,宜秀区创新建立 “九个一”工作机制,即:一面旗帜亮身份,一间工棚强值守,一个袖章明责任,一本本子作记录,一幅挂图明任务,一整套物资储备有保障,一套措施保安全,一套设备畅通讯,一份职责记心中。“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重点在做。为将守护长江大堤的责任包保到位、层层压实,该区长江干堤大桥街道吴祥巡查点还积极开展 “我的堤段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 党员践诺承诺活动,动员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
“不死人、少损失”,宜秀区在积极做好防汛抢险的同时,全力开展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该区在转移安置群众较多的罗岭镇黄梅小学、杨桥镇螺山小学、白泽湖乡饶坂小学等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一线教师到各安置点安抚群众情绪、保障日常生活,让转移安置群众有了主心骨和贴心人。目前,宜秀区编入临时党支部的50多名党员,与转移安置群众日夜吃住在一起,为群众排忧解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在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罗岭镇迅速抢修水毁道路,建立水上超市,为受灾群众开辟了一条水上生命线,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是防汛抢险,还是灾后重建,宜秀区广大党员弘扬“敢为人先、坚韧务实、开放和谐”宜秀精神,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行着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诠释了“两学一做”深刻内涵,向党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朱华兵 方 华 肖 琪)
上一篇:践行两学一做 江堤安全我承诺
下一篇:区防指召开防汛会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