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迁一线】我是党员,我行!
日期:2016-08-16 20:43:47 来源: 点击:
近日,天气一直是大写加粗的“热”字。即便是在这样的高温酷暑下, A-16棚户区改造芭茅巷征迁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仍然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奋战“桑拿天”,开启“白+黑”、每天最少16小时的超常规攻坚模式,奔波在征迁第一线。
夙兴夜寐,耐磨的夜行者。杨瑞苗,今年59 岁,明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纪。自8月10日接到任务起,连续一个星期以来,老杨没有睡过一天好觉,早出晚归就靠“磨”,不厌其烦地与征迁户沟通。许多征迁户白天在外干活,晚上才回到家里,老杨就和同事们抓紧征迁户在家的时间开展工作,常常一谈就谈到很晚,夜里十一二点钟“撤退”是常事。据老杨介绍,刚开始上门做工作的时候,很多征迁户置之不理,甚至开口谩骂,好说话的,开门应允一下,然后也是以各种理由不再理睬你,让你自讨没趣,只好离开;不好说话的,连门也不开,甚至提出警告说不要扰民。面对他们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只能不厌其烦地跑、苦口婆心地说,渐渐地有些人也开始转变了对他们的看法,招呼打起来了,微笑多起来了,交心的话自然也就慢慢讲起来了。在芭茅巷征迁过程中,就是因为有很多像杨瑞苗一样的“夜行者”,披星戴月地一次次上门约谈,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才使整个征迁扫尾工作快速推进。
炎来暑往,扛晒的大后生。姚春喜,80后党员志愿者。8月12日下午,室外气温高达38度。芭茅巷3号综合楼204室搬家,考虑到高温搬家的诸多不便,社区安排姚春喜和另外几个年轻的党员志愿者上门帮忙,小伙子们扛的扛、敲的敲,上上下下跑了不知道多少趟,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再湿。这一户有个老空调,家人不舍得丢,姚春喜就和同事们系着安全绳爬到户外阳台上、挂在半空中帮忙卸下空调外机后,再骑车运到他们指定的地方。忙了一下午,志愿者们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
巾帼不让须眉,经熬的娘子军。汪满翠,去年才刚刚转正为正式党员,在这次征迁任务中,她自告奋勇地加入了政策宣讲小分队。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还在家忧心忡忡的等待着高考录取结果,心绪不宁,可汪姐顾不上陪在儿子身边和他一起熬过这段最难熬的时间。领导考虑到她家的情况,问她:“晚上入户可能要到深夜,家里可行?”她果断地回答:“我是党员,我行!”拆迁工作中最辛苦的无疑就是入户上门,从最开始大部分被拆迁户的抵触到全面的理解和配合,其中的酸甜苦辣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刚开始到群众家里宣讲政策时,群众对政策不接纳、不肯谈,家住二号综合楼305室的杨大姐对汪满翠说:“大晚上的你们一层一层的爬,如果不提高价格,你们就是来多少次我们也是这个态度,不签!不签!”此时,汪姐苦口婆心地劝道:“大姐,您冷静冷静,我们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帮你们分析政策、算算账的。您想一想,您家儿子下半年就要结婚了,现在的房子拿来做婚房不是很合适。您还不如趁着这次征迁换一套新房,现在装修到刚好给儿子和儿媳妇结婚。多好!”一席话说的杨大姐当即点头。
虽是女儿身,但是汪满翠和其他5位女同志也丝毫不输男子汉,经常也是熬夜到一两点钟才回家,儿子几乎每天晚上睡着了都没等到妈妈回家。早上醒来妈妈已经出门了,懂事的儿子也心疼妈妈工作辛苦,怕妈妈来不及吃东西就饿着肚子,儿子就每天主动来给妈妈送早餐。

据悉,A-16棚户区改造芭茅巷段的拆迁工作时间紧迫、任务难度大。面对这项极限挑战,当时很多党员干部心里没底,认为不可能完成;部分群众对拆迁政策不接受,抱团抵触,说不可能同意签字拆迁。但是芭茅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祥银却坚定的告诉记者说:“我们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上级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信只要咬牙坚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向不可能宣战、向人的极限挑战,坚决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冲刺,一定能够再写棚改新篇章。因为,我们是党员,我们行!”(任莹莹)
上一篇:娄雪松赴大桥街道督查棚改征迁工作
下一篇:五横乡到潜山县取扶贫“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