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征迁一线】棚改战线上的“飞鸟突击队”之铿锵玫瑰

日期:2016-08-17 16:43:05   来源:   点击:
  为做好棚改征迁工作,啃下“硬骨头”,大龙山镇自上而下、自里而外进行全方位协调,成立了由社区精干力量组成的征迁突击队,由班子成员担任队长,落实领导、干部包户制度,上门宣传拆迁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征迁的各类问题。




 
  在总铺社区,就活跃着这么一支特殊的年轻队伍,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飞鸟突击队”,这支队伍是由四个充满活力的80后组成:斯兴柳、杨丽、丁创、祁敏。“我们四个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就应该冲在最前,像飞鸟一样行动敏捷、干劲十足。” 队长斯兴柳这样告诉记者。

  
 
  杨丽是“飞鸟突击队”里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也是队里唯一的女生。20来岁的她自加入棚改征迁以来,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面对困难她无畏无惧、不屈不饶,以热情、耐心和执着不断砥砺自己铿锵前行,用汗水和泪水交织书写着征迁工作的一路艰辛。付出终究没有白费,总铺分指的第一份协议就是杨丽拿下的。除了要完成征迁的“包保”任务,杨丽还负责分指的后勤保障工作。无论是刮风下雨,她总是在早上上班之前就完成了采买的任务,然后根据小组的安排,和队员们一起上棚改户家里做工作。
  棚户区改造虽说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但是棚改征迁工作关系到棚改户的切身利益,每家每户的户情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加上受过去“拆一还一”政策落差的影响,不少棚改户都是持观望态度,担心吃亏,而工作人员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细致的向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争取大家的理解。可以说,每份协议的签订都是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每份协议的的背后都有着说不尽的辛酸故事。
  杨丽有一个包保户叫潘炉根,常年在无锡打工,为了达成协议,她几乎每天都给他打电话,保持不间断联系,跟他讲形势、讲道理、讲政策。拆迁户回来那天,杨丽亲自到火车站去接站,带他看房源,议房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该征迁户在回家的第三天晚上就签下了征迁协议。
  只要是小组行动,即使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包保户,杨丽也同样冲在前面,以同样的热情和耐心做工作。在去拆迁户范德飞家上门做工作时,开始户主不理解,不配合,强行把她推出门外,并发生了肢体冲突,杨丽当时难过地淌下眼泪。家里人要找拆迁户评理,被杨丽制止了,她说:“不要把矛盾闹大了,因为工作我受一点委屈不算什么,只要能换取拆迁户的理解都是值得的。
过了两天,这一户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签了协议书。
  由于长期“五加二,白加黑”地投入工作,原本白白净净的一个小姑娘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女汉子”。家庭的事务也顾不上了,刚满4岁的儿子只能送给婆婆照顾,天天起早摸黑,有时候好几天见不到孩子,家里人开始也多多少少有一些怨言。可杨丽说:“我对不起家人,但我对得起组织交给我的每一个任务。”杨丽始终以她的乐观和热情、坚强和执着,不断传递着正能量,感染着身边人,最终赢得了同事的肯定,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飞鸟突击队”通过建立队内微信群的方式,及时沟通包保户的情况,随时交流拆迁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了彼此之间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加强了紧密协作,形成了征迁的联动机制。
  没有人想过,他们有没有休息,只听见他们晨有声、夕有影,穿梭于指挥部与拆迁户之间。一事识人,一叶知秋。闪光的瞬间是默默奋斗的积累,成功的背后是艰辛努力的付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下一个梦想的开始。“飞鸟突击队”用他们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个拆迁人的基层情怀。(丁厚祥 嵇奕华 梅丽 徐晔)

上一篇:江存富率队督查指导美丽乡村建设

下一篇:白泽湖乡:超前谋划 强力征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