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惠残民生工程编织残疾人“幸福网”
日期:2016-10-20 14:21:37 来源: 点击:
“这几年,孩子都得到国家的免费康复,自从在康复机构康复之后,状况减轻多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正在做康复的宜秀区大龙山镇永安社区孤独症残疾儿童朱维裕家长十分感激地说着。
宜秀区残联系统本着始终坚持“残疾人的健康幸福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残疾人的满意微笑是我们最高的奖赏”的宜秀残联人服务宗旨理念,只为实、不为虚,从小事做起、从实事着眼,抓细从严,集小善为大成。坚持“精准、知晓、满意、拓展“四个目标定位,全面保民生,务实创新,成效显著。不仅民生工程高效完成,而且将涉残其他工作也当民生工程一样精准实施、高效服务,将涉残民生工程向任务外拓展延伸。
突出“民生为本”
2369名贫困残疾人获得救助与康复
“为使全区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时间,我们出台了《2016年宜秀区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实施办法》、《宜秀区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等其它涉残惠民政策文件,制定了‘涉残民生工程’路线图和时间表,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为全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宜秀区残联理事长江昔无说。
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该区通过两部民情电话,“一对一”走访、“面对面”交流,志愿、愿助残、入户调查、开展随访等方式和残疾人零距离交流,及时了解残疾人需求;充分利用专版、专栏、专窗及手机短信、网站等渠道,专门宣传惠残民生工程政策并及时公示、公开有关动态信息。
由于措施得力,2016年,宜秀区残联牵头实施的民生工程是“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中,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2222人,贫困残疾人康复147人,共计2369人,圆满完成市下达的惠残民生工程各项任务。
涉残惠民服务
2348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
在实施康复惠民服务中,宜秀区继续完善和巩固省级康复示范区的作用,将康复向社区延伸,做到康复就在身边,同时完成8名精神病人住院补贴,发放器具212件、完成10名白内障复明手术补助、对2348名重度残疾人实施护理补贴,资金达200万元。在实施教、就惠民服务中,让残疾儿童与健康儿童同班就读,资助12名贫困残疾学生和大学生。
同时,该区加大就业扶持、就业培训力度,通过送技能、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四送活动培训残疾人300余人、直接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人、实现63位个人创业、8家超比例企业、6家阳光大棚、申报多家康贷贴息。在实施托底救助惠民服务中,对残疾人的“帮、扶、救”多点开花,上升到宜秀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对24户贫困残疾人纳入区委、区政府结对帮扶,由实职正科级以上干部结成帮扶对子,执行机制化、常态化帮扶;各乡镇平台,区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志愿助残1000多人,累计资金超100万。
2016年,宜秀区残联还创建了全省唯一的残疾人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多家残疾人群众体育进社区示范点,开展多项文化惠民工程。该区爱残助残先进人物曹宗英获评中国好人,残疾人吴福泽直接高票荣获道德模范称号。通过组织保障、人大视察、政府检查、政协视察,各残工委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共同维护残疾人的权益,通过法律援助、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共享共建、上门随访,达到访民情、解民困、排民忧的效果。
近年来,宜秀区注重环境建设,加大无障碍家庭改造,全区涉残养老机构无障碍建设全覆盖,残疾人危房改造形成不少于总任务20%的制度化保障,使该区残疾人民生得到极大改善,残疾人幸福指数明显攀升。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爱的阳光,正温暖着宜秀的每一寸土地;爱的伟大力量,正传递在宜秀的每一个角落。来自社会各方的点滴之爱,正汇聚成温暖的洪流,推动着宜秀区残疾人事业的不断跨越,实现着全区残疾人幸福美好的“小康梦”。(嵇奕华 王利华 汪春元)
上一篇:安庆双创实践发展峰会暨师董会安庆分会、长江创业大学皖西南学院授牌仪式举行
下一篇:刘华率队督查我区城区“五化”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