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蹲点贫困村】宜秀区罗岭社区:激发内生动力 合力脱贫攻坚

日期:2017-05-18 16:18:00   来源:   点击:
联企业·新模式·带脱贫
宜秀区罗岭社区:激发内生动力 合力脱贫攻坚
 
  在实施脱贫攻坚中,扶贫部门都有这样的共识,就是要想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必须发展产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此,宜秀区罗岭社区以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扶贫就业车间等民营企业为载体,采取“产业拉动、组织联动、企业带动”的方式,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企业帮扶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多方探索脱贫模式
  宜秀区罗岭镇罗岭社区现有人口8268人,低收入家庭有279户427人,符合帮扶条件的已列入帮扶的贫困户有102户242人,贫困发生率2.9%。2016年该社区脱贫66户125人,2017年拟脱贫36户117人,其中因病致贫12户44人,因残致贫8户27人,缺乏劳动力13户38人,因病、因残致贫的占比71%。
  罗岭社区把发展健康生态米种植作为整村脱贫的主导产业,引进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大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截至目前,共流转土地2300亩发展稻虾共生、小红稻种植、休闲采摘等产业,占社区总耕地面积的55%,今年计划再流转1800亩土地。农户则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每年可分红约12.5万元,全社区246户以自家承包地参股,占全社区总户数的21.4%,其中贫困户42户,占总收益数的17%。社区再按0.05元/斤收取宇顺公司基本服务服务费共9万元,进行二次分红,给贫困户又增加了收益。
  在罗岭生态园中药材牡丹基地里,种植着白术、芍药、银杏、牡丹等中草药。2016年5月,罗岭社区流转547亩土地建立该基地发展中草药种植,同时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考虑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安置就业的方式进行帮扶脱贫,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目前基地实现年产值约300万元,已成为罗岭社区的特色扶贫产业。
  今年48岁的罗岭社区姚观组贫困户雷龙霞现在时常会到基地里打些零工。她的丈夫早年因病过世,大儿子吴俊刚刚研究生毕业,自己因患有严重颈椎和内风湿,不能从事重体力活,生活过得捉襟见肘。“以前家里种点田,我身体又不好,忙碌时风吹日晒不说,一旦遇上恶劣天气,那一年就白忙活了,即使遇上好年景,每年核算下来,除了籽种、化肥、人工等费用,每亩地才收入100元。土地流转之后,我就到基地打工,70元一个工,忙时一个月能有近千元收入,我对脱贫很有信心。”雷龙霞说。
 
破解瓶颈力求实效
  今年以来,罗岭社区运用“麻雀”战术,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私人定制”式精准帮扶,通过发展养殖业,落实到户产业。今年4月,社区共向49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750只鹅苗、核实到户养鸡户5户、720只,养猪户9户、19头,养羊户1户40只,养牛户1户1头。
  罗岭社区鲁万组贫困户吴新国因患有重度糖尿病放弃了外出打工,常年与患有精神障碍的弟弟相依为命。今年年初,他以7元一只的价格购买了300余只鸡苗,但由于不懂养殖技术,鸡苗无一成活,仅成本一项就损失了2000多元。这个不小的打击却没让吴新国失去脱贫的信心,4月份,在社区的鼓励下,他又从社区免费领取了300只鸡苗和100只鹅苗。养鹅和养鸡不一样,鹅的抗病能力强,不容易发生疫病,社区专门为吴新国联系了区农业局的养殖专家,为他提供技术培训,打消了他的顾虑,现在他还帮其他没有经验的贫困户代养鹅苗,带动他们一起脱贫致富。
  为提高贫困户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罗岭社区采取多频次、多渠道、面对面向贫困户宣传健康扶贫等政策,通过发放健康扶贫知识宣传册,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月入户为贫困户提供医疗服务,普及健康医疗知识,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龙道珍是罗岭社区龙咀组的贫困户,也是“贫中之贫”的特殊群体,除了本人患有食道癌,正在市二院接受化疗,妻子吴桂英患有重度内风湿,手指已严重变形,儿子龙武患有痛风,三人几乎无劳动能力,孙子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就目前的“351”“180”医疗扶贫政策已无法满足他家的就诊需求,社区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性,除了社会兜底、小额贷款、转移就业等帮扶措施,还下大力气重点解决“351”“180”不能保障的医疗兜底问题,消除了龙道珍一家“看病贵、看病难”的顾虑,全家及时就医的意识明显增强。
 
创新帮扶助力脱贫
  目前,罗岭社区正着力建立一个精准扶贫就业车间,这也是该社区在脱贫帮扶路上的一大创新。 
  为发挥当地“龙头企业”辐射延伸作用,罗岭社区计划引进当地一塑料加工企业成立“扶贫车间”,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入股,除年终领取保底金和分红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到企业务工,领取工资,一年就有3项收入。据了解,贫困户申请的小额贷款直接入股企业,年底分红每户可增加收益3000元。同时,“扶贫车间”可带动5户贫困户就业,工资年收入能达到15000元。该社区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引导和扶持当地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在村里布局设点,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经过长期实践,罗岭社区探索出围绕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举措,联企业带动贫困村产业升级、联产业带动贫困村脱贫、联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奔小康的“三创三联三带动”脱贫新模式,脱贫攻坚焕然一新。 
(嵇奕华  王龙)

上一篇:宜秀区委常委会议召开

下一篇:宜秀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紧急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