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健康扶贫战犹酣 ——“对症下药”出良方 撑起健康“保护伞”

日期:2017-07-05 08:32:53   来源:   点击:
宜秀区:健康扶贫战犹酣
“对症下药”出良方   撑起健康“保护伞”
 
【 导读 】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或者说,健康扶贫是事关相当比例的贫困户脱贫的关键举措之一,在众多扶贫措施中,健康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其他措施的实施效果。对一个扶贫对象制定的扶贫方案可能涉及数个不同的扶贫措施,但是对于因病致贫的情况而言,如果无法解决或缓解大病给家庭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下一步又将如何通过就业来增收、又如何有精力去发展产业?这正是健康扶贫的关键原因所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康脱贫兜底“351”政策,这些民生工程让我们有了继续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也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日前,宜秀区大桥街道红光社区贫困户沈凤霞跟笔者说起患脑血管瘤至今未醒的丈夫张毛林。
  在宜秀区,像沈凤霞一样因病致贫的家庭有809户2075人,占该区存量贫困人口的80%,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硬骨头”,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思路清晰,方能决断如流。为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该区在精准识别基础上,紧紧围绕“保、治、防、提”工作路径,以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的“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相互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351+180”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规定,开出精准“治病良方”,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351+180”
筑牢防线惠及贫困群众




 
  家住宜秀区大桥街道红光社区的居民沈凤霞,丈夫张毛林常年在外打工,主要从事高空作业。去年8月24日,被查出患有脑血管瘤。经过手术,命虽然保住了,但他也陷入了长时间的昏迷。住院期间还因为感染和脑积水,进行了二次手术,大大小小的费用总共花了近33万元,医保报销了一部分,但自己依然要自费9万多元。
  “治疗费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我们当时真的是万念俱灰,我和他母亲因为这个事情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沈凤霞眼泛泪花。
  今年上半年,张毛林各项治疗费用全部加起来又花了17元。在办理报销时,新农合工作人员告诉沈凤霞,现在有健康脱贫兜底“351”这项民生工程,像他家这种需要在市级医院住院的情况,自付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就不需要自己负担了。
  “看病路上,有政策、有政府真好!”沈凤霞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宜秀区五横乡,65岁的杨基忠每天上午八点左右都会步行到卫生院,带着自己的健康小册子,拿药、测血压、吊水。今年4月份,宜秀区扎实推进健康脱贫兜底“351”及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政策的实施,杨基忠作为受惠者之一,也终于摆脱了“有钱看病,没钱挨病”的日子。
  十几年前,杨基忠两侧骨头坏死,医院诊断书出来的时候,妻子忍受不了家庭贫寒离开了。因为没钱进行昂贵的手术,杨基忠只能靠意志力忍痛度日。“杨老杨老,从今年4月份开始,你去卫生院看病就不要钱啦!”今年年初,杨基忠的家庭医生王曙光欣喜地拿着宣传画册跑来告诉他。杨老当时还将信将疑,如今早已赞不绝口:“我以前很害怕,怕自己的骨头坏死速度太快,怕瘫痪。现在每天能来卫生院,让医生给我瞧病、吊水,心里突然就踏实很多,还是有希望的。”
  自去年10月26日起,我市实施健康扶贫兜底"351"工程,农村贫困人口在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限额内门诊费用、住院(含特殊慢性病门诊)合规费用,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按照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不同,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确定为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2017年1~5月宜秀区累计住院和门诊(含慢性病)总医药费用418.09万元,各类基金合计支付334.32万元。“351+180”政策受益1180人次,人均报销2833元;受益454户,户均报销7364元。
 
“零付费”
让贫困户看得起病




 
  “幸好有政府的医疗救助,帮我渡过难关。”6月27日,白泽湖乡龙华村小嘴组贫困户王茂斌告诉笔者,自去年9月起,他在乡卫生院看病,除“351、180”以及政府帮助购买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报销和民政补助外,剩下的个人自付部分全部由区卫计委兜底解决,这让原本为医药费发愁的王茂斌一家如释重负。
  今年74岁的王茂斌患有高血压、静脉曲张以及糖尿病,唯一的儿子又患有二级精神残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2017年3月2日至今,他在白泽湖乡卫生院就诊20次,医疗费用2821元,报销1340.6元,财政兜底1480.62元。
  “看病不花一分钱,真有这样的好事?”得知这个消息时,嵇明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十年前,宜秀区五横乡才30出头的嵇明政脑干出血,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后,由于医药费无着落,尚未完全康复的他提前出了院。十年来,嵇明政全靠母亲辛苦照顾,在家里做些简单的护理、康复,如今病情加重,左侧手脚都已中风,不能动弹。
  听说去乡卫生院做康复可以不花钱,嵇明政便急匆匆地来到卫生院,得到核实之后,一向大男子主义的他突然满眼泪花,“怪不得之前政府给我办了《宜秀农村贫困户就医优惠证》,原来是免费看病的。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啊!”连日来,嵇明政住在宽敞明亮的内科病房里,每天都有医生、护士为他精心治疗、细心护理。
  王茂斌和嵇明政的经历在宜秀区并不是个案。为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该区就贫困人口在区内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实行“零收费”。针对贫困人口“小病扛、大病拖”现象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在白泽湖龙华村先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 2017年起在全区全面推行。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区内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的,经“351+180”综合医保保障后,剩余个人自付部分由医疗机构全额垫付,个人零付费。实施该项特惠政策以来,贫困人员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扶贫群众满意度也大为提高,2017年1~5月该区乡级卫生院累计服务贫困人口3635人次,托底“零收费”17.32万元。同时该区还建立了贫困群众医疗救治“绿色通道”,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方便了困难群众。
  “看病‘零收费’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贫困人口防病意识,打消了贫困人口‘看病贵、看病难’的顾虑,有效减轻了因‘小病不医拖成大病’而带来的健康扶贫压力。同时,实现了‘小病不出乡,首诊在基层’的分级诊疗路径,乡镇一级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 宜秀区卫计委主任朱华兵告诉笔者,“政策好,惠民力度大,群众反响强烈,也是健康扶贫全面推动的动力。”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送上门




 
  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今年66岁的杨小财,以前,他的身体不舒服,也只能硬扛着。自从区里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政府帮他签约了家庭医生,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今年6月13日,杨小财突然感觉腹部剧烈疼痛,虚弱的他第一时间想到签约家庭医生、虎山村卫生室的杨积明,硬撑着拨通了电话:“杨大夫,我肚子很痛,现在有空过来给我看看吗?”十几分钟后,杨积明来到杨小财家,一检查立刻意识到这是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马上帮他联系了车,第一时间将杨小财送到安庆第一人民医院东区分院。东区分院接诊后,立即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不排队、免挂号、零费用办理住院手续,于当天下午进行了急诊手术,手术一切顺利。“得亏了杨医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感谢党的政策好,让我能及时就医。”杨小财感激地说。
  如何让贫困群众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宜秀区创新健康扶贫模式,适时开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良方”,为贫困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宜秀区政府主导,以临床医生为主体、家庭为组织单位,推动临床医生与贫困居民签订健康管理服务协议,明确签约医生服务责任,建立起稳定的健康服务契约关系,为签约家庭成员提供连续稳定、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签约服务团队,走村入户,上门签约……
  “最近按时吃药没有?身体有什么不舒服?”6月28日,五横乡卫生院的医生杨根杰,来到签约贫困户吴六元家进行巡诊。
  今年76岁的吴六元,因患直肠癌做了切除手术,生活很难自理,看病体检就医成了一大难题。“现在签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有啥不舒服的,只要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上门了。”现在,吴六元切身感受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来的便利。
  “签订健康服务协议后,贫困户不仅可以享受健康指导、疾病咨询、上门随访、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服务,有大病的还能享受专人一对一服务,帮助对接专家,联系上级转诊医院,确保大病不延误。”朱华兵说。
  建立健康档案是宜秀区为贫困户推出的又一项福利。
  “以前家里穷,半年也检查不了一次。现在乡卫生院给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无偿检查身体,省了不少看病钱。”吴六元忍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贫困群众拥有一份健康档案,病种、检查、治疗、吃药等情况一目了然。签约医生及时掌握贫困群众健康状况,进行分类服务,通过电话问诊、上门检查、集中体检等形式,做到小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让贫困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7年,宜秀区因病致贫返贫户共809户2075人,贫困患者享受综合医保待遇共294人。截止目前,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平均实际报销比例74.52%,政府兜底保障支出金额0.61万元,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为100%,大病专项救治任务完成数位48例,大病专项救治任务完成率为73.85%,贫困患者区内救诊率为58.12%。坚决做好疾病防控,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任务完成率为100%、贫困人口健康促进覆盖率为100%,行政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为100%。
 
【 编后 】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对于宜秀区的贫困群众而言,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同样适用 —— 虽然他们的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但如今,每个人都幸福地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
  (嵇奕华  李贤文  程鹏)

上一篇:涂洁贵率区文明创建第三督查组督查 精准抓整改

下一篇:大桥街道:我心永向党 争做“四好”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