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2017年27项民生工程顺利收官
日期:2018-01-23 09:27:01 来源: 点击: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区27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完美收官。包括7项“扶贫工作”、4项“三农工作”、2项“创业就业”工作、6项“社会保障”工作、4项“教育文化”工作和5项“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工作,共六大类。各级共投入资金22181.91万元,区级配套6540.17万元,截止11月底,资金到位率、拨付率均为100%。
“扶贫工作”紧抓不懈。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完成乡村道路67.908公里,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健康脱贫兜底“351”及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累计保障8369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资金1346.89万元,发放58202人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61.78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31.755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生活无着人员)61人次,救助金额10.043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151.0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144.846万元;补助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130人,发放资金13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7件,完成率110.8%。
“三农”工作稳步开展。完成4个省级、4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任务,改善了村容村貌;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种植业承保面积11.94万亩,养殖业保险承保数量2000头,保险理赔兑现率100%;发放村级干部基础职务工资860.553万元,提供保险补贴共9.45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
“创业就业”扎实推进。开展技能脱贫培训6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6.67%,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完成率100%,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新型农民250人、退役士兵6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0 个;安置31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难,难就业”的困境。
“社会保障”持续发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14%,共补偿28.52万人次,补偿金额7055.96万元;累计支付553人次的大病保险二次报销,支付额386.51万元;城乡居保参保缴费4.72万人,占目标任务数的121.6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区卫生医疗机构累计建立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141673份,建档率80.49%;举办健康讲座485期;设置宣传栏380期;预防接种37283人次;对16593名65岁以上的老人、17309名高血压病人、4073名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率达到84.98%、50.36%、30.78%。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免费婚检人数1258对,完成率104.83%。对区内1225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了补助,完成率122.5%。城乡医疗救助项目累计救助大病住院140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05.18万元;门诊救助54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67万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共支出高龄津贴资金108.9675万元。
“教育文化”凸显品牌。免费开放8个各类场馆,开展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50多场;23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设备配备安装到位;超额完成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书籍更新补充等工作。2017年,我区罗岭镇黄梅村农家书屋入选“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先进集体”,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宜秀区图书馆在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期间作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接待与会人员参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630人,补助经费952万元;完成3所校舍维修改造任务,改造面积2613平方米,完成投资209万元。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9.95万元,受益学生3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5人,发放金额8.25万元;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6.16万元,受益学生88人。
“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巩固提升。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项目除跨年度项目长河东方段治理工程、长河跃进新建段治理工程正稳步施工外,其他项目都已圆满完工;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完成6个乡镇,11套快检室设备建设,涉及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截止目前,共完成检测1730组,提高了公众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加强棚户区改造,完成签约1423户,完成率97.8%;拆除762户(不含杨桥449户),拆除率75.82%。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完成整治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45.5万平方米,受益住户4170户,完成率100%。
一是早谋划,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开局。区民生办在年初深入民生工程责任单位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总结了上年民生工程工作,查摆问题,找出差距,理清工作思路,制定2017年工作规划,下达项目计划;另一方面要求各责任单位积极主动与省、市有关部门对接,了解项目实施内容和具体目标任务,抓住工作重点,组织实施做好前期各项工作的准备,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发挥效益打下基础。
二是足配套,保障民生资金刚性到位。区财政坚持民生财政导向,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不留缺口,确保民生工程资金刚性到位。2017年全区27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22181.91万元,其中区级配套6540.17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三是强调度,保障民生项目加快实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工作,及时调整完善民生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多次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议,分解落实任务,压实部门责任。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民生工程现场进行一线调度,持续高位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区民生办每月列出问题清单,提交区委常委扩大会议调度。区直各责任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区民生办每月召开民生工程联络员会议,找差距,补短板,助推民生工程快速实施。
四是广宣传,保障民生政策群众知晓。持续开展民生工程政策和成效常态化宣传,长流水,不断线。印制民生工程政策简介小册,发放到街道、社区、村机关、学校和城乡居民手中;利用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等各处电子屏,连续滚动播放民生工程政策;组织街道、社区、村、牵头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民生工程回访,听取群众对民生工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省市民生工程网站等主流媒体投稿,宣传我区实施民生工程做法成效。
五是细核实,保障民生基础工作夯实。健全完善民生工程基础数据库,扎实做好民生工程信息编报、报表报送、标识牌使用、民生政务公开等基础工作,推动民生工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完善各类档案管理,做到建档全、台帐清、数字准、情况明。(王奇素 齐亚菱)
上一篇:宜秀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召开
下一篇:宜秀区提前做好2018年民生工程资金筹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