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思想不垮才有出路

日期:2018-04-24 11:36:14   来源:   点击:
    我叫胡善来,今年61岁,家中3口人,是宜秀区大龙山镇新新社区红卫组的贫困户。我自己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妻子视力残疾一级,更是不能打工赚钱,唯一的儿子虽值壮年,却没有一技之长,工作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家庭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但是我们一家并没有就这样向生活低头,在各级政府和社区两委的关心下,在国家脱贫政策的帮扶下,我全家心怀感恩,吃得苦,不等靠,腰包也渐渐鼓起,生活也终于走上正轨,并于2017年如期实现脱贫。

    回想起几年前,儿子工作不顺,赋闲在家,没有收入。我们夫妻两虽经营着一个小型的稻谷加工作坊,但由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田地无人耕种,稻谷加工生意一落千丈,难以维持我一家日常生活的基本开销。面对困难的家境,我只能独自在心底默默流泪.....

    社区两委了解到我家的困境,2014年初,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各级政府审核,我 被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党和政府越来越关心我们贫困户的生活和发展,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帮扶精准度越来越高,各级帮扶责任人经常上门询问我的生活状况,帮我解决实际困难。这一份份真心、真情、真意支撑起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我懂得只要身残志不残,思想上不垮台,积极振作谋发展,这个家也将充满希望。

    万事开头难,我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再这样坐吃山空,必须要通过就业来改变贫困的现状。社区两委和各级帮扶责任人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尽心尽力帮我和儿子找工作。如今我们都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我在京环公司做环卫工,每月收入1900元左右,儿子是旺旺集团的车间工人,月收入达到2800元。帮扶责任人还鼓励我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入股企业,光这一项我家一年就能获得5000元分红。另外社区两委帮我们对接养猪大户代养了3头生猪,还按家庭人口给我们发放财政资金入股分红,帮我全家申请B类低保……通过这些有力的帮扶措施,去年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两万多元,远远超过脱贫线3300元,彻底改变了我家原本的贫困面貌。

    在没有设身处地的经历这一脱贫历程,走过这脱贫路,我大概也会和很多人一样认为“精准扶贫”仅仅是一句口号、一张计划书。但正是这贫困的生活让我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最有力最直接的扶助。同时,也让因残致贫的我树立了不等不靠、自食其力的理念,在我自家发展的同时,也希望这份理念能带动村里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丁健 邓立霞)

上一篇:市总工会到区法院调研基层工会建设及职工读书活动

下一篇:宜秀区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五次(扩大)会议